基于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全球首個“即時判”北斗高精度警保聯動智能系統獲10億元投資,其應用成果推廣獲2億元投資,現場簽約金額達12億元。
第二批科技成果轉化簽約大會·武漢大學專場22日舉行,以武漢大學劉經南院士團隊為班底的武漢大學衛星導航定位技術中心獲得12億元的技術成果轉化投資。其中,“即時判”項目獲得10億元投資,用于項目在武漢形成百萬級智能終端規模化應用,且其中3年內不少于2000萬元研發資金將提供給武漢大學,用于北斗導航與位置服務技術研發。武漢六點整北斗科技有限公司與賽伯樂綠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陽光財產保險湖北分公司、長江財產保險公司共同簽訂了投資及產品應用推廣協議。 提供科學的衣食住行解決方案是國計民生的底層建設,中國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有10多萬,惡性事故多集中于交通信息環境復雜或環境突變的事故隱患位置。項目主要負責人、武漢大學衛星導航定位技術中心郭遲博士介紹說,以北斗衛星系統為基礎的主動交通安全成果產業化,可將民用化的導航定位精度控制在1米以內,整個系統可以準確記錄駕駛人的里程、時間、軌跡等行為習慣的細節。“精準到可定位駕駛人在哪個車道行駛,與周圍車輛環境等多種信息,就如同有了一雙實時跟蹤的眼睛一樣,發生事故交警可不用出現在現場,系統可即時判定相關責任”。 此外,相關技術產品可安裝在車內,代替車載導航、安全攝像等功能,通過手機APP相連,搜集相關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可判定駕駛員的安全風險等級,保險公司進而可提供不同的服務和差異化的保費。相關技術可應用于交通管理、保險公司定損理賠等領域。 郭遲說,相關技術成果轉化將囊括從上游的北斗導航芯片等硬件設備研發制造,到下游的保險等民用服務領域,未來預計可帶動超千億元規模產業發展。 據了解,相關技術成果及其應用技術由武漢大學、武漢六點整北斗科技有限公司、中國保險學會、騰訊科技有限公司、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武漢導航與位置服務工業技術研究院等產學研機構聯合創新研發,取得了北斗衛星導航應用示范等一批產學研重大項目創新重大成果,標志著國內首次將相關技術與智能聯網技術應用于保險和交管領域,為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務在國計民生的產業化布局提供了支撐。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