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35顆衛星3重天網 中國這個全球定位系統厲害了!
目前,全球范圍內已經有四大衛星導航系統,除了我國的“北斗”全球導航系統外,還包括美國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以及歐洲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
央視記者在首屆衛星應用國際博覽會上了解到,我國北斗三號全球定位系統正式啟動建設,計劃今年底將發射四顆全球組網衛星。
北斗三號全球定位系統啟動建設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正在實施的自主發展、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并具有獨特的短報文通信功能。截至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一號和二號系統已經順利完成組網。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副總設計師冉承其:“我們正在建設的北斗三號系統,它除了全球覆蓋以外,在性能上、系統的可靠性上,還會有大的提高。從定位精度來講,會在現有系統性能提高一到兩倍。”
新一代北斗高精度芯片發布
另外,全球首個支持新一代北斗三號信號體制的高精度導航定位芯片也在9月16日正式發布。
這是一款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基帶和射頻一體化芯片,體積小,低功耗,高效能;在沒有地基增強的情況下,可以實現亞米級的定位精度,并實現芯片級安全加密,這也是全球第一款可以兼容北斗三號信號體制和其他衛星導航信號體制的一體化芯片。可以廣泛應用在車輛管理、汽車導航、可穿戴設備、航海導航、精準農業、智慧物流、無人駕駛、工程勘察等領域。
2020年將實現35顆北斗衛星全球組網
按照規劃,中國北斗正在按從國內覆蓋、到亞太區域覆蓋、再到全球覆蓋“三步走”的規劃穩步推進。預計到2018年底前后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基本服務,到2020年將實現35顆北斗衛星全球組網,具備服務全球的能力。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副總設計師冉承其:“計劃是在2020年全部建成,我們所有的核心技術,包括產品我們都已經開始研制生產,具備條件。大概下個月就開始組網的第一組衛星的發射。”
據了解,隨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逐步建設,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技術已經和地理信息、物聯網、大數據、移動通信等多種技術融合集成,提供了更豐富的綜合性服務,被看作未來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會長于賢成:“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2016年的產值已突破2000億元,比上一年增長了22.06%,其中北斗對產業核心產值的貢獻率已經超過了70%。”
三重天網織就北斗系統
未來,我國的北斗全球導航系統將達到35顆衛星。為什么需要這么多的衛星來為我們提供導航服務?這個人造的北斗星座在天空中又是怎樣運行的?
目前已經在軌運行的北斗導航系統的衛星分別分布在中圓軌道、地球靜止軌道和同步傾斜地球軌道這三種不同軌道上。中圓軌道上的衛星可以游走全球,是GPS等衛星導航系統使用的軌道。地球靜止軌道一般是通信衛星使用的軌道,因此,運行在這個軌道上的北斗衛星還可以發揮通信功能。
此外,北斗還在同一軌道上布置了多顆衛星運行,以此來保證對服務區的覆蓋和定位精度的穩定。編織了這樣一張衛星運行的大網,能夠提供更高精度的定位和導航服務。
中國北斗正逐步走向世界
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覆蓋了亞太地區,目前正處在全球組網階段,到2020年將實現全球組網,中國北斗正逐步走向世界。
衛星導航、通信、遙感是航天技術運用的三個主要領域。在人們日常生活和國民經濟建設當中,總需要不斷地問“在哪里”、“什么時間”兩個問題,人類90%以上的信息都與時間、空間相關。衛星導航技術的作用就是給人類提供時間坐標和空間坐標。
原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孫家棟:“在信息社會的時候,這個人類的信息一定要帶有空間坐標時間坐標,作為一個獨立國家,作為世界一個大國,我們在這個問題上一定要掌握自主可控的權利。正是這個原因,所以我們國家的發展了自己的北斗系統,來保證我們自己國家的信息安全。”
孫家棟院士認為,我國在導航系統領域,鼓勵各國多系統共用,但在一些關鍵領域要堅持自主可控,這是未來導航系統發展的必然趨勢。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