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簡稱“國家物流信息平臺”)數據資源目錄推介會在杭州召開,國家物流信息平臺正式發布推廣跟蹤、信用兩類數據服務,并聯合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簡稱“中物聯”)發出倡議,共建物流誠信聯盟。
國家物流信息平臺是交通運輸部和浙江省委省政府部省共建的一項物流信息化推進工程,主要提供標準服務、交換服務、數據服務三大基礎服務,即通過制定物流信息互聯共享標準、構建物流信息基礎交換網絡、打造物流信息開放共享一站式窗口,推進物流信息互聯共享。
國家物流信息平臺通過整合分散在各個領域的物流信息資源,推進政務類信息、基礎設施類信息和行業類數據信息開放,打造交通運輸物流大數據中心,目前已形成數據資源開放共享目錄,將陸續對外開放相關物流公共信息,形成“一個窗口”對外的門戶效應。
此次會議國家物流信息平臺正式對外發布數據資源目錄中的跟蹤、信用兩類數據服務。其中,跟蹤數據涵蓋全球18萬艘貨運船舶實時位置及歷史軌跡數據,東北亞地區16個港口集裝箱狀態數據,全國400余萬輛12噸以上貨運車輛實時位置及歷史軌跡數據,浙江省內3大空港作業數據,浙江口岸、寧波口岸貨物通關狀態數據等;信用數據則包括道路運輸管理部門注冊登記的從業人員、車輛、企業資質信息,全國830萬家物流企業工商信息,全國個人身份證信息真實性核驗等。
此次發布的跟蹤數據和信用數據,既包括國家物流信息平臺自身整合的政務類公共信息、重要物流節點信息等物流公共基礎數據,也包括來自中交興路、寶船網、船訊網、數據寶等數據服務商的數據。用戶可以通過國家物流信息平臺的統一入口,實現上述跟蹤數據和信用數據的一站式查詢,動動鼠標便能獲知貨物在途實時位置、核驗合作對象相關資質將成為現實。
跟蹤數據和信用數據的查詢、核驗之外,用戶還可以利用國家物流信息平臺提供的“數據池”,深度挖掘這些物流環節沉淀下來的數據背后的價值。以保險等增值服務商為例,保險服務商可利用國家物流信息平臺整合的跟蹤數據和信用數據,獲知物流企業的實際運量和經營管理情況,由此從粗放承保轉變為精細承保,為物流企業提供更趨精細的風險保障服務。
中物聯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我國物流業從業人員超過5000萬人。物流業與互聯網的加速融合,打破了傳統的熟人合作模式,通過線上線下平臺,維系眾多陌生關系、與陌生對象開展合作,正在成為物流市場交易的常態。
然而物流誠信體系的不健全,讓物流各方面臨眾多交易風險。如杭州鵬達物流有限公司曾遭遇貨車司機騙貨,并勒索贖金40萬元,后輾轉抓獲司機并審訊得知,該司機已通過同樣手段向多家物流企業騙貨、勒索達17次。正因為物流企業之間沒有失信者信息的共享渠道,才讓騙局屢屢出現,企業希望盡快建立物流信用體系及失信懲戒機制,幫助其快速、有效甄別失信者。
會上,國家物流信息平臺和中物聯發出倡議,共建物流誠信聯盟,推進物流交易過程中合作對象信用記錄的互聯共享,避免物流企業遭遇二次傷害;同時通過“黑名單”的形式,聯合抵制、懲戒失信者,使失信者“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國家物流信息平臺的數據資源目錄中,目前已初步集聚了道路運政信息、工商注冊信息、公安身份證信息等靜態的信用數據,隨著國家物流信息平臺和中物聯共建物流誠信聯盟,物流交易過程信用記錄等動態信用數據的互聯共享也將成為可能,以數據服務助推物流業信用體系建設。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