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信加好友
在線咨詢
微信微信掃一掃
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信加好友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楊元喜和記者聊起了泰州老家。61歲的楊元喜說,為江蘇、為泰州的發展做出貢獻,是他今生最大的心愿。
從小想當教書匠,不料卻成“導航者”
“今年5月要開‘江蘇發展大會’,我也收到了邀請通知,感到非常榮幸。到時我一定爭取回家看看!”楊元喜說。
1956年7月,楊元喜出生在泰州姜堰的梁徐鎮。“1974年12月,也就是18歲那年,我離開了家鄉,出去闖蕩。”1977年,楊元喜順利地考上了鄭州測繪學院,學習大地測量和衛星導航。“剛上大學時,我記得有一次把全國的高考試卷拿出來做了一遍,最后一對答案,發現各科幾乎都能得滿分,而我大學期間的成績在年級中也是拔尖的。這不是說我有多聰明,關鍵是家鄉的小學和中學教育為我打實了基礎,培養了我良好的學習習慣。”楊元喜說,“所以我永遠不能忘記家鄉。”
“梁徐鎮是個尊師崇文的地方。”楊元喜告訴記者,他們村還有位小學老師,雖然只有小學文化,但全村的老老少少都尊稱他為“先生”。“所以,我從小就羨慕老師,還立志長大后也當一名老師,哪怕是最基層的‘教書匠’。”
大學畢業后,因成績優異,楊元喜畢業留校當老師,并先后留學美國、德國,獲得學界著名的“洪堡獎學金”和“國家杰出青年基金”,也成為學院里第一個只用兩年時間就從講師升為副教授、又用兩年從副教授晉升教授的老師,2007年當選中科院院士。
“作為北斗的副總設計師,我的工作主要是協助總設計師負責北斗系統的頂層設計,并側重北斗系統的運控系統和應用系統建設。”楊元喜介紹說,2000年,北斗導航試驗系統首先建成,使中國成為繼美、俄之后的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而后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國家建設與發展,滿足全球應用的需求,中國又啟動實施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時至今日,北斗系統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張‘名片’,這令我感到很自豪。”楊元喜告訴記者,這些年他幾乎年年都會回到江蘇,給家鄉的衛星導航行業提供咨詢幫助,以這種形式,想推動北斗系統在江蘇落地,為家鄉衛星導航產業的發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期待江蘇形成自己的特色導航產業
在楊元喜看來,江蘇的經濟發展有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江蘇環境優美、四季分明,全國比江蘇自然環境還要好的地方不多;江蘇人杰地靈,科教資源高度聚集,比如南京的高校數量,在全國都排在前列;改革開放以來江蘇在經濟、科技的發展上已經積累了堅實的基礎。”
楊元喜認為,江蘇未來的發展著力點,應該落在高技術制造領域,依靠技術促進發展、服務社會。特別是電子產業,對占地面積的需求不大,而且江蘇有充足的人才和成熟、完整的產業鏈。“具體到導航產業來看,正由于基礎科研實力強勁,人才高度聚集,比如在南京,導航產業的上游、中游、下游齊備,有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所以,我期待導航產業在江蘇的發展,能夠形成自己的特色,向市場推出自己的特色產品、特色服務,特別是定制式的服務。”
楊元喜說,江蘇農業發達,路網、水網密布,航運繁忙,這些都是導航產業可以提供定制服務的領域。“比如,北斗導航系統可以在精準農業中發揮重要作用,其中高精度導航可以提高農機的精準耕作效率,精準定位技術可以為局部精準施肥、精準病蟲害防治提供支持;北斗衛星導航也可為江河湖泊中的船舶航行的精確導航、調度和控制提供支持,因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定位的精準度已經達到10米之內,差分定位能達到米級精度。此外,大型城市的交通管理、應急救援、物聯網建設等,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都有用武之地。”
最牽掛的事,是泰州老家的發展
對于泰州老家的發展,楊元喜也有深入的觀察。他告訴記者,在當下調結構、促轉型的重要關口,老家的社會經濟想要進一步發展,也面臨一些瓶頸問題:吸引人才聚集、落戶較為困難的情況有待突破,同時還要思考如何才能打造一條完整、成熟的產業鏈。“雖然現在老家也有高新園區,但里面有的企業可能只是電商和網商,不能算高新技術,所以產業結構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因此,老家的發展是現在楊元喜心里最牽掛的事。“平時不少導航企業想請我擔任顧問,我常常半開玩笑地說,要是你到我的老家泰州去落地,我愿意無條件給你當顧問。但實際情況是由于缺少完整的產業鏈,想把他們拉到我的老家還是蠻難的。”
“所以,我現在特別想回報家鄉,這個愿望讓我魂牽夢縈,是我的‘思鄉病’。我覺得我為中國的導航產業發展做了一些貢獻,為中國的坐標系統建設做了一些工作,但對于泰州老家的發展還沒做什么事,心里的壓力是巨大的。每年清明節的時候要回家上墳,我都是悄悄地回去,自己一個人住在賓館里,生怕被人看到。”楊元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