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IBM公司提出了“智慧地球”概念后,全球各國都啟動了智慧城市建設進程。
2009年,美國迪比克市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智慧城市。隨后,新加坡、西班牙巴塞羅那、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丹麥的哥本哈根,都依照著自己不同的理解提出了方案。
我國則于2012年提出了首批國家級智慧城市試點,經過近十年的探索發(fā)展,目前,我國已有超過700多座城市在規(guī)劃或正在建設智慧城市。
正在召開的兩會,政協(xié)委員和人大代表都帶來了數字化轉型的相關提案,如:
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提出,探索中國特色工業(yè)互聯(lián)網;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院長胡豫:后疫情時代推動智慧醫(yī)療高質量發(fā)展;
碧桂園董事局主席楊國強:建議推動建筑業(yè)數字化轉型;
上海市工商聯(lián)副主席周桐宇:實現“數字便利”,一個都不能少;
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李彥宏:聚焦智慧交通助力碳達峰目標實現;
同樣,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 要加快數字化發(fā)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yōu)勢,協(xié)同推進數字產業(yè)化和產業(yè)數字化轉型,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營造良好數字生態(tài),建設數字中國。
顯然,今年GDP增速的預期目標為6%這一目標之下,數字技術將成為主要推動力。
然而,就在所有產業(yè)都在進行數字化轉型大趨勢下,有一個基礎的問題值得我們思考:作為數字經濟的主要載體,智慧城市的“地基”是什么?
智慧城市里“隱秘的角落”
當前,物理世界正在數字化,數據也成為了新的生產要素。
城市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載體,其智慧化升級進程在不斷加快。
數字政府、智慧交通、智慧醫(yī)療、智慧教育、智慧電力、智慧水利等智能化應用也應運而生。而隨著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提出,單領域信息系統(tǒng)在物聯(lián)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作用下正在實現多領域、多信息的共融、共享,為人們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
全國政協(xié)委員,360集團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周鴻祎
“數字時代有三個鮮明特征:一切皆可編程;萬物均要互聯(lián);大數據驅動業(yè)務。一句話總結就是,軟件在重新定義這個世界。”全國政協(xié)委員,360集團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周鴻祎3月4日在全國兩會的首場“委員通道”表示到。
在他看來,未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吃喝玩樂,政府的管理,社會的治理,城市的運轉以及基礎設施的運行架構都在網絡和軟件之上,然而,如果智慧城市的基礎薄弱的話,就有可能被人利用,進行網絡攻擊,而攻擊的后果非常嚴重,因為是軟件就會有不可避免的漏洞。
“政府如何做到不盲目地被新技術所引導,不盲目地去做風險較大的投資,或者說不合時宜的投資,對于政府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這些新技術的應用其實都是在把原有的,物理的城市,在一個數字化的空間里面構建地更加完整和豐富。也就意味著城市中數據的采集在未來會逐漸豐富。而這將會給城市帶來兩個挑戰(zhàn):新技術是否成熟會給城市帶來一些挑戰(zhàn),另外一個大的挑戰(zhàn)在于安全和隱私層面。“Gartner高級研究總監(jiān)相斌斌對雷鋒網表示到。
同樣在業(yè)內看來,智慧城市等新基建場景的加速落地,會進一步加劇安全威脅。“智慧城市處在開放的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城市的用戶群體數量大,信任度參差不齊,用戶身份核實難,安全意識低,容易成為攻擊者的突破口。”國家信息中心首席工程師李新友指出。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我國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臺136收集整理信息系統(tǒng)安全漏洞11073個,較2019年同期(5853個)增長89.2%;全國各級網絡舉報部門共受理舉報8088萬件,較2019年同期(6858萬件)增長17.9%。
3月4日,周鴻祎接受采訪時表示:“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360利用打造的’黑科技'累計發(fā)現了44個高級網絡威脅組織,檢測和發(fā)現了2700余次網絡攻擊。”
“2020年抗擊疫情期間,我國的衛(wèi)生醫(yī)療系統(tǒng)、疫苗研究機構、科研院所等就曾頻繁遭遇網絡入侵攻擊。”3月5日,全國政協(xié)委員、哈爾濱安天科技集團董事長、首席技術架構師肖新光在接受《環(huán)球日報》采訪時表示到。
而在全球各國,網絡安全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2019年3月22日上午,美國亞特蘭大市政府遭遇持續(xù)性重大勒索軟件攻擊,辦公計算機系統(tǒng)和門戶網站紛紛宕機,嚴重影響政府職能行使。經過5天整頓后,亞特蘭大市政府3月27日才允許員工開啟電腦、硬盤和打印機,并開放內部的電子郵件、Oracle、Siebel、Accela等服務;
2019年6月10日,佛羅里達州萊克城(LakeCity)遭到災難性的勒索軟件攻擊,各項市政工作已停擺兩周。市政緊急會議投票決定支付價值將近50萬美元的贖金;
2020年,一名美國居民因利用數據泄露信息提交價值1200萬美元的虛假納稅申報表而被判入獄;
2020年2月,丹麥政府稅務門戶網站因為漏洞將126萬丹麥公民的納稅人身份證號碼被意外曝光;
2021年2月8日,美國佛羅里達州官員稱,一名黑客侵入了佛羅里達州奧德馬爾的一家水處理廠,并將該廠水中的氫氧化鈉(堿液)含量調高到了極其危險的水平,讓整個城市的人都差點中毒;
相關的例子不勝枚舉。因此,在今年兩會上,周鴻祎也表達了對智慧城市發(fā)展中安全問題的擔憂:“網絡安全是數字化戰(zhàn)略的底座,有了網絡安全的保障,我們的數字化戰(zhàn)略才能發(fā)展得更好,走得更快,走得更遠。”
安全不該是數字化的“附庸”
正如周鴻祎所言,數字經濟的“發(fā)展”和“安全”應該是互為前提的。
然而,相對于智慧城市投入規(guī)模和日漸成熟的建設思路,與之相適應的網絡安全建設還不充分,意識還不到位。
據前瞻產業(yè)研究院預測,到2022年我國智慧城市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25萬億元,與此同時,網絡安全市場還在向千億規(guī)模努力。
“政府部門希望通過建設城市大腦的方式來實現數據的互聯(lián)互通。這個過程中會涉及非常多的應用和場景,而不同場景的服務商、應用軟件商對于網絡安全的理解力是不一樣的,有一些甚至非常不足。所以當前對智慧城市來說最大的安全問題就在于,當所有的數據被串聯(lián)起來以后,如何將它們安全地保護好、防護住。”
對于目前智慧城市建設安全問題,東華云和智慧城市董事長郭浩哲在采訪中曾表示。
同樣作為安全行業(yè)老兵的天融信科技集團CEO李雪瑩也在采訪時表示:“智慧城市加強了業(yè)務協(xié)同,使得網絡安全問題從過去只影響某一個點,變成了‘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影響了整個面。比如針對交通運輸系統(tǒng)的網絡攻擊,不僅僅會導致數據泄露、經濟損失或者系統(tǒng)癱瘓,更會對人身安全和社會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肖新光在接受《環(huán)球日報》采訪時表示:“很多行業(yè)只考慮數字化助力發(fā)展的巨大作用,而如果安全保障能力沒有跟上將會帶來巨大風險。如果以“先建設、后安全補課”的思路來實現,會帶來更大代價和成本,甚至發(fā)生連鎖崩盤式風險。”
然而,對于目前智慧城市網絡安全的現狀,周鴻祎在此次兩會提案中表示到:“目前,我國城市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十分缺乏,不成體系。現有的網絡安全系統(tǒng)大多數是針對特定應用場景和特定用戶建設的,自建自用、功能單一,不具有公共服務屬性,難以實現城市級的網絡安全整體運營和協(xié)同聯(lián)防。”
在周鴻祎看來,應對數字時代的安全威脅,傳統(tǒng)的買盒子、裝軟件的方式已成為“馬奇諾防線”。他認為,應對復雜的安全問題需要系統(tǒng)思維解決,而不是幾個孤立產品。需要自上而下,對體系、框架、系統(tǒng)、組件、產品做體系化、全局化設計,基于體系獲得能力、積累能力、提升能力、輸出能力,擺脫頭疼醫(yī)頭腳疼醫(yī)腳,治標不治本的傳統(tǒng)困境。
較于此前網絡安全在智慧城市體系當中一直扮演“救火隊員”的角色。在智慧城市建設的新進程下,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智慧城市的穩(wěn)定運行。
要實現智慧城市全周期防護
城市“全周期管理”要求社會治理過程中,實現全過程、全時段、全方位、全覆蓋的管理,形成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反思的全周期閉環(huán)。
事實上對智慧城市網絡安全也同樣應該如此,對此在周鴻祎看來:“智慧城市必須通過集中建設和運營‘城市級’網絡安全基礎設施,以類似于電廠、水廠的公共服務方式為城市提供統(tǒng)一的網絡安全服務,以提升城市網絡安全水平,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
具體執(zhí)行則要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
將城市級網絡安全基礎設施作為智慧城市的標配,并保證其建設經費投入占比不低于建設總經費的20%;
開展城市級網絡安全基礎設施的統(tǒng)一安全運營,由安全專家進行統(tǒng)一安全運營,第一時間感知攻擊和威脅,對城市網絡安全事件進行及時處置和應對;
以城市級網絡安全基礎設施為載體進行服務賦能,探索形成安全服務的組織運營模式,提升城市網絡安全整體水平。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注意到,過去幾年中,重慶、天津、珠海、青島、蘇州、鄭州、上海、鶴壁、成都等城市先后將網絡安全建設納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設思路中。
2019年6月,重慶市合川區(qū)與360簽約合作“網絡安全協(xié)同創(chuàng)新產業(yè)園”項目,其中,就包括城市安全大腦的建設。同年11月,基地投用,內設的真實網絡安全對抗基地,可以實現以國家大數據安全靶場為核心節(jié)點,面向合川區(qū)、重慶市乃至整個西部地區(qū),開展網絡安全攻防演練,以達到增強實戰(zhàn)防御能力的目的。
去年9月,天津高新區(qū)政府與360簽署網信產業(yè)項目協(xié)議;緊接著10月,天津市應急管理局又與360合作開展了“應急管理信息化”項目。如今,該項目已經成為了全國應急安全大腦建設的一個標桿。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yè)基地的蘇州,通過與360合作,正在建設一個“以提升應對高級威脅攻擊能力為目標”的本地安全大腦,保證本地車聯(lián)網、工業(yè)互聯(lián)網5G等領域的網絡安全,當地預計,該“大腦”落地和運營3年后,總體年產值可達15億元。
可以看到,在發(fā)力智慧城市建設中,各地政府不僅僅只聚焦在數字化轉型一個方面,與此同時也在積極探索與安全廠商的合作模式,來進一步保證智慧城市的安全。
相關學者、企業(yè)人士不斷呼吁、城市的決策者越來越重視、領先的安全企業(yè)在承擔更多的責任、智慧城市建設的主力軍也在整合更多的資源,促成整體解決方案的落地。
顯然,智慧城市的地基應該是“安全”,已經成為了業(yè)內的共識,因為大家都清楚,只要有了網絡安全的保障,我們的數字化戰(zhàn)略才能發(fā)展得更好,走得更快,走得更遠。
“我們有信心在國家整個數字化戰(zhàn)略進程中保駕護航,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的安全衛(wèi)士,也希望不斷地提升老百姓在數字化進程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這是周鴻祎“委員通道”上表下的決心,同樣,這也是我國網絡安全從業(yè)者心底最強的信念。(雷鋒網)
參考文章: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8060691128912292&wfr=spider&for=pc
https://finance.ifeng.com/c/7xD75zGoyo8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