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興國之要、強國之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建設更多更先進的航空樞紐、更完善的綜合交通運輸系統,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對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作出專門部署,提出明確要求。我們要加快建設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當好“先行官”。
增強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責任感緊迫感
《建議》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完善綜合運輸大通道、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網絡,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化,提高農村和邊境地區交通通達深度。這是黨中央立足國情、著眼全局、面向未來作出的重大部署,標志著交通強國建設邁上新征程。我們要深刻認識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
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支撐。交通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資源、產業分布不均衡,特殊國情決定必須建設一個強有力的交通運輸體系。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國交通運輸從“瓶頸制約”發展到“基本適應”,基礎設施、運輸服務規模均位列世界前列,成為名副其實的交通大國,正在加快向交通強國邁進。交通運輸的快速發展,顯著改變我國城鄉面貌,有力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乘勢而上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率先在交通運輸領域實現現代化,建成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必將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任務。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和重要服務性行業,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戰略方向,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推動經濟布局優化和區域協調發展,完善現代產業和流通體系,加快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這些都亟需交通運輸發揮“先行官”作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要緊扣構建新發展格局目標,著力建設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暢通現代流通體系和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提高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努力使交通運輸成為現代產業體系協調發展的堅實支撐、內外經濟循環相互促進的重要紐帶、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保障基石,助力筑牢國民經濟循環底盤。
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人民群眾出行模式和貨物流通方式正發生深刻變化。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出行需求和小批量、高價值、分散性、快速化的貨運需求特征更加明顯,“綠色共享”成為重要出行方式,貨物運輸的可達性和時效性要求更高。這都要求交通運輸供給必須加快從“走得了”向“走得好”轉變,顯著提升運輸服務的效率和品質。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要聚焦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著力打造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努力做到讓廣大人民群眾享有更便捷的交通運輸,獲得更加公平、更有效率的交通服務,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順應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客觀需要。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是順應高質量發展、搶抓新機遇、應對新挑戰的客觀需要。目前,我國交通運輸發展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正發生深刻復雜變化。向外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變,智慧交通、綠色交通、共享交通成為各國培育交通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發力點。向內看,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主要表現為基礎設施網絡化水平不高、關鍵技術裝備創新能力不足、綜合運輸效率不高等。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要對標世界先進水平,努力破解發展難題,持續深化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全面落實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重點任務
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19年9月印發了《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并將印發實施《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笆奈濉睍r期,要緊盯《建議》部署的各項任務,抓住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找準著力點和突破口,推動交通強國建設開新局、上臺階。
推進基礎設施網絡化。圍繞交通基礎設施布局完善、立體互聯,統籌鐵路、公路、水運等規劃建設,加快建設綜合運輸通道、樞紐和網絡體系,著力打造發達的快速網、完善的干線網、廣泛的基礎網。構建貫通主要經濟板塊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優化完善綜合運輸通道布局,補齊內河水運、中西部鐵路等短板,以推進實施川藏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等一批戰略性、基礎性重大工程項目為牽引,推進綜合立體交通網提質擴容。提升城市群都市圈交通承載能力,推進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交通一體化,形成以軌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為骨干的多節點、網格化、全覆蓋布局,打造一批國際性、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完善城鄉融合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推動農村公路連片成網并向進村入戶傾斜,提高城鄉交通運輸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加快沿邊抵邊公路建設,提高邊境地區交通通達深度。
推進物流運輸便利化。圍繞加快形成“全球123快貨物流圈”,以提質、降本、增效為導向,促進交通物流融合發展,加快完善現代物流體系,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持續優化運輸結構,推進大宗貨物及中長距離貨物運輸向鐵路和水運有序轉移,推動多式聯運發展,發揮鐵路貨運優勢,加強高鐵貨運。加強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建設,推進世界級港口群、機場群、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等物流樞紐建設,建立儲備充足、反應迅速、抗沖擊能力強的應急物流體系,完善轉運體系和地面服務網絡,推動現代國際物流供應鏈發展。完善城鄉末端配送網絡,加快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暢通農產品和消費品雙向流通渠道。發展物流服務新模式,推進無人配送、分時配送、共同配送等先進物流組織方式,推動冷鏈物流發展,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推進出行服務便捷化。圍繞加快形成“全國123出行交通圈”,加大綠色、安全、便捷等高品質出行服務供給,努力實現運輸服務便捷舒適、經濟高效。構筑多層次客運服務體系,發展以高鐵、航空為主體的區際快速客運服務,提升城市群都市圈公共客運服務水平,深入推進城市交通擁堵綜合治理,加快推進城鄉客運服務一體化。打造一體化旅客出行鏈,依托綜合客運樞紐,實現多種交通方式有效銜接,發展旅客聯程運輸,鼓勵引導綠色出行。拓展多樣化客運服務,鼓勵和規范定制客運、網約車等新模式發展,打造基于移動智能終端技術的服務系統,實現出行即服務。
推進交通裝備自主化。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把握智能化、綠色化等趨勢,推進交通運輸裝備先進適用、完備可控。強化裝備動力系統研發,突破高效率、大功率發動機裝備設備關鍵技術。加強新型運載工具研發,推進特種裝備研發應用,推廣新能源、智能化、數字化、輕量化交通裝備及成套技術設備。發展智慧交通,推動大數據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用新技術為傳統交通基礎設施賦能,爭當新基建主力軍。
推進交通運輸治理現代化。堅持政府、市場、社會等多方協作,打造協同高效、良法善治、共同參與的交通運輸治理新格局。加強法治引領,加快鐵路、公路、水路等領域“龍頭法”和相應配套法規制修訂,推動形成系統完備、相互銜接的綜合交通法規體系。深化鐵路、公路、航道、空域管理體制改革,推進投融資改革,建立與交通強國目標任務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健全市場治理規則,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交通市場體系。鼓勵社會組織參與行業治理,拓展公眾參與交通治理渠道,全方位提升交通參與者文明素養,引導文明出行。
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需把握好幾個關鍵問題
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是一項涉及觀念行為、體制機制變革的重大戰略任務,需要進一步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充分用好各方面資源,調動各方積極性,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格局。
堅持服務大局。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既要交通自身強,更要支撐國強民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自覺服從服務于大局,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等,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持續提高服務能力,更好滿足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建設人民滿意交通。堅持適度超前規劃建設,發揮好交通運輸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等方面的先行引領和支撐保障作用,在國家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率先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
堅持遠近結合。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是一項長期戰略任務,既要著眼長遠、久久為功,又要立足當前、干在當下。“十四五”時期,要全面落實《建議》部署的各項任務,聚焦交通運輸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問題,在完善綜合立體交通網等方面持續攻堅發力。瞄準2035年遠景目標,落實好《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做好研究論證、項目儲備等工作,確保交通強國建設行穩致遠。
堅持協同高效。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更加注重結構優化和整體效能提升。一方面要根據各地資源稟賦條件和空間特征,宜水則水、宜空則空、宜陸則陸,發揮比較優勢,統籌做好交通強國鐵路、公路、水運等篇章。另一方面要加快由各種交通方式相對獨立發展向更加注重融合發展轉變,平衡好各種運輸方式,強化銜接協調、深度融合,完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提升綜合運輸效率。
堅持深化改革。改革創新是交通運輸事業發展的動力之源,必須貫穿于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全過程。持續深化改革,堅持試點先行、典型引路,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和企業率先開展交通強國試點,形成一批可推廣、可復制的典型成果,以點帶面、縱深推進。堅持守正創新,發揮我國交通運輸探索形成的多方面優勢,持續推進理念、技術、制度、政策等創新,推進交通運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提供堅實保障。
堅持中國特色。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必須立足國情、放眼世界,走開放發展、互利共贏之路??茖W把握我國人口分布、產業布局、城鄉區域差異等現實國情,用好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因地制宜選擇發展模式和路徑,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走中國特色交通強國之路。同時要對標世界一流,善于借鑒國際先進理念和經驗,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深化對外交流合作,形成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不斷提升交通運輸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