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到來的“十四五”時期,將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新征程,是國家發展新的起點。對各個城市來說,也面臨著全新的環境,需要以新的思維去謀劃城市的發展。在“十四五”規劃編制過程中,各個城市都應該進行一次大討論,認真梳理面臨的問題和挑戰,系統提出新形勢下城市發展的目標和任務。
一、認識城市工作的大趨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先后召開城鎮化工作會議、城市工作會議,明確了城鎮化和城市工作的基本思路。“十三五”時期,各地積極開展實踐和探索,許多城市的規模、影響力和治理水平上了一個大臺階,城市發展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引領作用日益突出。在這個過程中,各方面對城鎮化和城市工作的認識不斷深化,形成了一些新的共識。
看待城市發展,要從全局視野著眼。一個城市的發展,需要跳出城市本身,在大的布局中尋找機會。過去,區域問題、城鎮化和城市問題、生態問題似乎是各自獨立的不同領域,經常是分開研究。近年來的一個大趨勢是,中央強調要用系統論方法解決問題,越來越把這些問題放在一起統籌研究。我們在思考問題、謀劃戰略時也越來越認識到,區域問題和城鄉問題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互相關聯、互相影響,最終是一體的。區域戰略的實現,區域競爭力的提高,越來越需要通過做強中心城市和協調區域內城市布局來實現,而城市功能的優化、輻射帶動作用的提升,則需要找準在區域戰略中的定位。城鄉發展不協調,區域也協調不了,反之亦然。同時,生態文明也已成為城市發展所需要考慮的根本要素之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空間等成為城市發展必須面對的關鍵詞。所以,“十四五”的城市工作,必須要有全局視野,找準每個城市在大格局的定位,統籌推進各個領域的工作。
看待城市發展,要時刻關注市民的新需求。新型城鎮化工作的“新”字,體現在其核心任務是解決進城務工人員落戶問題上,也就是從土地城鎮化真正轉換到人的城鎮化上。同理,城市工作也要摒棄過去重建設輕服務的傾向,把工作中心真正落到以人為本的各項服務上來。而在我國發展的主要矛盾轉化后,如何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被賦予了許多新的內涵。如,城市創造就業的空間形態和功能多樣化了,由此帶來職住格局的變化,也對傳統的城市規劃理念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群眾休閑游憩的需求增加了,方式多樣了,既要求增加城市綠色空間、游樂場所,更需要讓城市變得新奇起來;互聯網發展使公共服務便利化的基本條件成熟了,城市治理需要更多借助新的技術手段,但也會帶來數據管理和隱私保護的難題;還有很多城市的建設正處在一個新舊更替的階段,存量問題正在凸顯,等等。這些新的課題,都需要改變城市工作的層次和方式,更加細致、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看待城市發展,要更加注重空間問題。“十四五”規劃總體上屬于發展規劃。近年來,發展規劃編制部門逐漸認識到空間布局的重要性,開始向空間領域延伸;而空間規劃編制部門也意識到不能單純就空間規劃空間,也必須更多著眼于對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的把握,這樣規劃之間出現了相互融合的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央堅持“一張藍圖干到底”,大力推進“多規合一”,通過機構改革等,在制度層面打好了統籌的基礎,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也正在構建之中。各地在編制“十四五”規劃的過程中,需要更加重視空間布局,使發展的各項任務更好地在空間落地,這也是增強規劃實效性的重要途徑。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進行一些探索,如已經規劃的空間功能如何作為“十四五”規劃重大產業和項目布局的依據,“十四五”規劃如何對未來空間發展提出指引,以及城市的內部空間如何優化等。
看待城市發展,要緊跟數字化方向。建設智慧城市已成為城市發展的歷史潮流,城市治理越來越依賴高技術手段。大數據將成為城市發展的戰略資源,成為政府、企業各項決策的重要基礎;云計算平臺將成為城市重要基礎設施,在生產生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基于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可精準預測各種問題的演變趨勢,并在城市治理中實現更多替代;物聯網將推動萬物互聯,使城市內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更好地為人們服務;移動互聯網將成為獲取信息的第一渠道,并成為公共服務的第一窗口。這些技術的運用和聚合,使得在虛擬空間“克隆”一個數字城市成為可能,從而使構建“數字孿生城市”成為一個熱議的話題。城市建設和治理的各項工作都有了虛擬映像,可以先在虛擬的城市中得到模擬仿真和分析驗證,從而對實質的運行管理提供更加科學的基礎。這將加大提升城市的智慧化水平,帶來城市管理和服務的顛覆性創新。
看待城市發展,要與經濟形勢密切結合。中央提出要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系統,要求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在當前復雜的國際環境下,在疫情帶來的不確定形勢下,各個城市都應該主動在“六穩”“六保”上承擔責任、有所作為。單純從GDP增長看,今年上半年城市位次發生一些變化,有的新經濟和消費拉動力較強的城市表現亮眼。面向現代化的產業升級、民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更需要城市發揮引領作用。創新主要是在城市落地,保就業主要是保城市的就業,防風險主要是防城市的風險。要破解當前經濟工作的難題,越來越需要通過做大城市服務業、做強產業園區、做活消費市場來創造就業崗位、活躍實體經濟、促進消費。在“十四五”的發展中,要構建“雙循環”的發展格局,城市是主戰場,各地政府都要有擔當、有作為,切實探索出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
二、增強城市的綜合吸引力
“十四五”的城市工作,要抓住主要矛盾。城市發展的前景,最終取決于城市的綜合吸引力。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總書記提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引起強烈反響和點贊,這就是一種貼近居民的親切視角。而我們要實現現代化的城市治理,首先城市管理者思考問題就需要更多從這樣的微觀視角著眼,眼中既要見樓,更要見人,既要增強硬實力,更要提升軟實力。只有更多從居住在城市里的人的角度來看城市,而不是光從圖紙和沙盤的角度來看,城市工作才能真正立體化地加以推進。“十四五”時期,可在以下方面開拓思路,進行一些探索:
一是打造“無門檻城市”。“1億人落戶”是“十三五”規劃確定的重要目標,在“十四五”規劃中,預計還將提出相應的指標。中央把抓好已經在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的落戶工作作為城鎮化最重點的任務,除極個別特大城市外,其他各類城市都要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各地在過去幾年的執行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有的有顧慮、意愿不強,有的打擦邊球、進展滯后,更多的只盯著學歷,把精力用在所謂“搶人才”上。城市要健康發展,必須有健康的人力資源結構。隨著人口增長的放緩,勞動年齡人口已經連續八年累計減少4000萬,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很多城市都會深切感受到全面缺人的煩惱。從“搶人才”到“搶人”,需要一個思想認識上的過渡。誰先認識到這一點,誰率先轉變思路,誰愿意更多地接納新市民,誰就有可能在下一步的發展中占據主動。
二是打造“包容城市”。城市要吸引人,就需要表現出人文關懷。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監測,目前農民工在城市感覺到有歸屬感的平均為40%左右,城市越大,歸屬感越低,在大城市有歸屬感的不到20%。因此,光讓人在城市落戶還不夠,特別是對那些新來到城市的人和即將邁出校園進入城市的人,要給他們相應的關懷,予以就業的指導和幫助,要讓他們有歸屬感,感受到沒有歧視,手續便利,能盡快踏實下來,愿意在這座城市工作和生活。對外也是如此,文明城市最大的內涵是要有文明的市民,而文明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友好。現在各方評價一個地方值不值得去旅游,很大程度是看當地的氛圍如何,能善待游客的城市也一定會得到游客的回報。而且不止是旅游,只要足夠開放包容,商業機會也會到來,企業會愿意來談合作。這就需要通過細致入微的社區和企業工作,充分宣傳、展示城市的包容性。
三是打造“復合城市”。“十四五”時期的產業發展,要順應分工精細化、業態創新化的趨勢,還要注重生活性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融合的趨勢,特別是新經濟的發展,無論在形態上還是鏈條上,都會與過去的截然不同,這就要求城市工作作出相應的調整。過去說產城融合,更多是開發區與商業區、居住區在空間意義上的接近,是一個1.0版,今后要著力打造2.0版的“新產城融合”模式,真正實現“產在城中”,使城區本身變成一個個創新創造的綜合體。要從商業活動的規律出發,捕捉商業活動的軌跡、人的軌跡,通過這些軌跡的變化認識城市的成長性。城市功能區要進一步劃細,對創新創業空間要有前瞻性的規劃,對白領們關注和青睞的事物要有充分的認識,配套建設要符合新經濟成長的規律。城市的經濟工作要創造就業,更重要的是創造有前景的就業機會。要通過新經濟的聯動效應,使各類創新活動更加活躍,讓人們看到城市能夠創造什么樣的機會,一座充滿機會的城市才是令人向往的。
四是打造“靈感城市”。新經濟的源頭是創新,現在各個城市都很重視創新,有的城市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有的城市依托產業和企業,各有特點,政府也出臺了許多鼓勵創新的政策舉措。“十四五”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就是科技和產業的融合會更加緊密,如何以產業鏈帶動創新鏈,將是需要重點規劃的內容。有基礎科研條件的城市,要更加重視科研氛圍的營造,要有意識地規劃一些創新的角落,給科研人員足夠的思考空間和獨立的創造空間。城市支持高校建設,不光是提供好的硬件,更要在體制機制上下功夫。搶奪科技領軍人才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只是掛個名,如何給科技人才更多的發揮空間、帶動本地科研隊伍成長,則需要看誰的政策更好,更有利于讓各種靈感迸發。在引進科研人才時,要有預見地引進一批30歲以下的青年學者,培養本地區科技領域的“潛力股”。
五是打造“個性城市”。城市的特色是城市的生命,它和人一樣是多元化、個性化的。“十四五”規劃在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上,需要對城市的特色進行研究和概括。各個城市要做到,讓大家一想到自己的城市,腦海里會條件反射地出現一些關鍵詞,這些關鍵詞就是城市的主題和特色。在部署具體任務時,就要圍繞這些去打造城市的品牌、強化城市的印象,而不是完全的正態分布,千城一面、刻板僵化。特別要重視引入城市設計的理念,規劃只是畫出點和線是不夠的,光講究對稱也是不夠的,城市規劃本身就要注意曲線之美,留出揮灑的空間,要有意境而不是過于直白。還要看到,城市的文藝氣息,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城市的品味和韻味,一座沒有文藝范的城市,對年輕人的吸引力會大大減弱。城市里要有一些可以讓文藝青年打卡的去處,可以留下獨一無二的照片和回憶,如果足夠紅火,形成“網紅效應”,對城市發展的意義是不可估量的。城市建設還要注意細節,一個轉角,一個屋檐,甚至一盞路燈都要在不經意間體現城市的品味。
六是打造“無縫城市”。市民的新需求,很多都需要對城市基礎設施、居住和產業發展的布局等作出調整和優化,使各項服務之間能夠更好地無縫銜接,這才是真正的宜居標準。以交通為例,既要優先考慮以提高通行流暢度為目標,但更重要的是通過縮短通勤距離,以空間結構的優化緩解交通壓力。智慧城市首先就要看智慧交通,這就要求圍繞居民出行要進行更加精細化的設計,通過疏通城市的毛細血管,給主干道分流。也要從大的通行效率上著眼反思一些措施,比如有的城市在主要環線上設置專用的公交通道,早晚高峰限制通行,看似方便了公共交通,實際是一種效率的損失。再如直接面向市民的服務,社區不光是提供居住一個功能,應該像真正的家園,成為居民休閑、娛樂、健身、康養的基地。因此,公共服務要下沉,能在社區解決的就不要上升到街道,能在街道解決的就不要上升到區市。醫療領域的雙向就診說了多年,但效果并不好,社區醫院不能只是打針一個用途,還要發揮更大的作用,這就要在機制上做一些創新的設計。
七是打造“優雅城市”。近年來各地對生態環境的重視前所未有,我們的城市正在逐漸變得漂亮起來。但綠色城市、生態城市、園林城市、美麗城市的建設,不是種點花草、上點綠色就夠了,更重要的是通過優美環境的打造,提升城市的整體氣質。這就要有城市既要薄施粉黛,也要清雅可人。城市的生態文明建設也要引入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對污染要綜合治理、系統修復。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各地要盡可能建設一個或若干個城市“綠心”,在這方面要舍得把市中心的地留出來,有足夠的面積供市民享受綠色。同時,要注意引入古人關于園林設計建設的一些理念,讓城市的景觀變得更加自然而不做作、更加和諧而不突兀。
八是打造“安全城市”。城市安全問題在疫情背景下被賦予特殊重要的意義,既要保持城市的繁華,又要打好疫情防控持久戰,更加考驗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從總體安全觀出發,還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如,產業鏈供應鏈不穩定,會影響城市的經濟安全,有的城市還會面臨金融領域的風險;互聯網條件下社會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帶來了日益復雜的安全性難題;資源需求增長和環境約束加大,也會對城市承載能力帶來持續壓力等。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方面要繼續讓城市的街道更加安全,可以通過培育一些不夜街、深夜食堂,讓市民享受安全的生活氛圍;另一方面也要構建網絡化、體系化的城市安全工作機制,主要是增強隱患排查、監測預警和應急管理能力等。
三、建設現代化的城市治理體系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了城市治理現代化的方向,“十四五”時期,要圍繞為現代化國家治理奠定堅實基礎,全方位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
一是要梳理治理難題。不同的城市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發展程度不同,面臨的問題也不同。特別是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城市群內部城市和外沿城市之間,經濟和人口的流動呈現兩極化的趨勢,帶來不同的考驗。這就需要對本地區面臨的問題進行實事求是的調研、梳理和討論,在尊重規律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鎖定本地區“十四五”需要重點解決的難題,提出有針對性的任務舉措。
二是要聚焦高質量發展。“十四五”時期,要繼續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提升城市各項工作的水平,重點是做好經濟和民生兩篇大文章。高質量發展的推進要依靠重大改革的落地,近期中央出臺的多項重大改革舉措都涉及城市發展,需要各地認真探索和實踐,如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建立基本公共服務與常住人口掛鉤機制等。
三是要建設城市智腦。城市管理運營中心的集成,就是一個智慧化的城市大腦。“十四五”時期,要基于時空數據繪制知識圖譜,將整個城市的大數據整合在系統性的平臺上,通過城市智腦的自我學習和進化,逐漸培育起智慧城市的神經系統,更清晰地判斷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更好地進行風險感知和識別。在推進智能化治理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市場特別是創新企業的作用,探索城市治理的新PPP模式。
四是要強化空間治理。“十四五”規劃將進一步強調空間治理的理念,要按照“一張藍圖干到底”的重要思想,在城市層面加強規劃協同,高度重視空間格局優化,推進空間功能布局更加合理,城鄉社區布局更加協調。要劃小劃細空間治理單元,完善國土空間的開發和管控舉措,實行差異化的績效評價導向,使廣大干部能更有針對性地做好城市治理的落地工作。
五是要增強與市民互動。要從推進城市治理多元化出發,明晰治理事權,把握好多目標的平衡。要推動治理中心下移,以社區為依托,因時因地因事設定議題,讓市民更多參與城市事務的討論和決策,推進治理主體多元化和協商民主,尋找城市發展的最大公約數。在新的形勢下,尤其要注意做好微觀輿論引導工作,通過細致的溝通化解矛盾,增強各方對城市工作的認同感。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