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北斗系統面向亞太區域提供服務以來,北斗導航系統已在通信、交通、農業畜牧業、旅游等多個領域實現了產業化應用,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
盛夏時節,新疆溫宿縣古勒阿瓦提村的棉田里傳來嗡嗡聲。技術員正利用植保無人機給棉田噴灑農藥。上百畝的棉田里不見人影,所有工作均由無人機“上天”實施。
“由于使用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提供的高精度定位服務,作業效果更精準,效率也更高。”技術員說,以前300畝棉花打藥一次需要6個人工作兩天,現在用植保無人機半天就可以完成。 7月31日,我國向全世界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這是我國第一個,也是到目前為止唯一一個面向全球提供公開免費服務的航天信息系統。實際上,自2012年北斗系統面向亞太區域提供服務以來,北斗導航系統已在通信、交通、農業畜牧業、旅游等多個領域實現了產業化應用,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
前景錢景無限
7月,新疆首個電力北斗地基增強基站在烏魯木齊110千伏河南東路變電站建成。據了解,定位精準度從普通定位的米級提升至動態厘米級或者靜態毫米級,定位授時精度甚至可以達到20納秒,已用于無人機巡檢、桿塔變形監測等方面,為電力的安全可靠運行提供了保障。
8月3日,在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表示,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 年均增長20%以上,2019年達到3450億元,2020年有望超過4000億元。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今年發布的《2020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以北斗應用發展為核心的,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已達到3450億元,同比增長了14.4%。其中,北斗對核心產值的貢獻率已經超過80%。同時,隨著“北斗+”和“+北斗”應用的深入推進,由衛星導航衍生帶動形成的關聯產值更是同比增長了17.3%。
近年來,長沙市始終高度重視北斗應用產業發展。目前,在長沙市北斗導航產業中,以應用和運營服務為主的企業數占比約65%,產值占比約80%,而且占比還在不斷增加。今年以來,長沙北斗應用企業受疫情影響較小,銷售業績及新簽訂單不降反升,產業鏈重點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同比增長達10%。
據了解,目前在北斗系統下游應用的各分類應用業務中,車輛監控、信息服務、車輛導航、個人跟蹤占據了85%的份額。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最后一顆星的發射成功,北斗三號系統全面建成,北斗系統的功能和性能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北斗應用的規模化、產業化和國際化將更進一步。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
“牛羊跟著水草走,牧人跟著牛羊走”是傳統牧區生活的寫照,但現在,借助北斗新疆一些牧區的牧民早已告別了傳統的放牧方式,實現了遠程放牧管理。
“我們研發的智能放牧系統基于北斗定位來獲取牛羊位置,牧民只需在牛羊脖子上佩戴北斗放牧項圈,借助配套的手機APP,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到自家牛羊的位置和軌跡,再也不用騎著車滿草原找牛羊了。”新疆天宇北斗衛星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虎表示。
除智能放牧外,該系統還能對牛羊肉產品的質量進行溯源,客戶能夠通過智能放牧系統平臺,查找所購買牛羊肉對應牛羊的生長環境和放牧軌跡等信息。“對肉產品質量進行溯源,可以使客戶買到更優質的肉產品,從而有助于在全國肉類市場上塑造良好的新疆肉類品牌,推動新疆肉類產業的發展。”陳虎說。
如今,在新疆“北斗”已經在許多企業廣泛應用。在通信領域,“北斗”的短報文彌補了新疆通信盲區大的不足;在農業畜牧業領域,超過1萬臺農用機械使用了“北斗”,為農業生產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無人駕駛的拖拉機共5954臺,應用北斗導航系統的無人植保飛機超過5000架,合計應用北斗導航系統服務的農機裝備超過1萬臺;在旅游領域,新疆研發了基于北斗系統的全域游云導覽,通過高精度定位,在網絡上幫助各景區設定游覽路線,設置電子圍欄,保護未開放景區。
“目前,全省所有60馬力以上的漁船都安裝了我們的北斗船載終端;全國長途客車、旅游客車及危險品運輸車,也普遍安裝了我們的車聯網終端。”福建星海通信工作人員說,作為一家在2000年還在靠借貸發工資的老企業,該公司的轉機就在于北斗。北斗衛星系統發布伊始,該公司就立即跟進,開發了相關產品。隨著北斗系統的成熟,福建星海通信也發展成為該省唯一同時掌握無線、衛星、慣性三大導航技術的企業,年產值超過2億元。
借助北斗的力量獲得大發展的企業,還有鼎旸科技。他們通過自主研發的高精度算法,讓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動態精度誤差小于1米,靜態精度達1毫米。
政策持續給力
“當前新疆正在積極謀劃積極推動北斗導航事業的深度應用。”新疆工業和信息化廳衛星應用中心主任王學鋒表示,新疆正努力打造北斗數據平臺,進一步促進衛星導航產業與制造業、軟件業和現代服務業的融合發展,做大做強衛星應用產業化規模。同時,打造新疆北斗產業聯盟,打造新疆空間信息產業示范區,助力新疆數字經濟轉型發展。
自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后,天上的北斗和地上的5G兩大科技聯手,其無限前景和巨大能量激發了眾多產業的關注。在福州,明確提出構筑衛星互聯網,在城市管理、智能交通、公共安全、應急救援、國土測繪方面推進衛星應用等。北京大學智能空間(福州)創新實驗室將通過與倉山區政府深入合作,抓住國家標準《地球空間網格編碼規則》近期發布及國家大數據中心建設啟動的機遇,將北斗網格碼東南區域培訓基地設在倉山區,并將北斗網格碼的大數據底座部分功能設在倉山區。
作為航天產業的科研中心,也是商業航天創業企業最大的聚集地,北京在6月10日發布《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中提出,要圍繞星箭總裝集成、核心部件制造等環節,構建覆蓋火箭、衛星、地面終端、應用服務的商業航天產業生態,優化和穩定“南箭北星”空間布局。
業內人士預計,隨著北斗系統基礎設施建設趨于完成,整個北斗生態系統有望形成良性循環,進入產業高景氣周期,特別是下游運營服務將迎來巨大的發展空間。而且北斗的價值也并不僅僅局限于科技領域,“北斗+”將延伸出更多的商業路徑,隨著底層應用場景趨于豐富并真正服務于社會,北斗相關的產業規模勢必會有天翻地覆的變化。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