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付真卿 攝影報道)3月2日上午,成都市民葉先生到成都市交管局車管所辦理機動車年審業務。他的車子處于6年免檢期內,雖然不用上線檢測,但還是需要領取張貼檢驗標志。葉先生沒想到,今天他跑了一趟冤枉路。“現在檢驗標識電子化了,不用在貼紙質版的了。”車管所民警告訴葉先生。
從3月1日起,按照公安部的統一部署,機動車檢驗標志電子化、接受教育減免交通違法記分、提供交通事故處理進度和結果網上查詢3項交管改革便民利企新措施開始在四川試點。其中,機動車檢驗標志電子化率先在成都試點。
怎樣申領?“交管12123”APP一鍵搞定
3月2日是新舉措試點的第一個工作日。在車管所民警的幫助下,葉先生只用了不到10分鐘就完成了檢驗標志的申領工作。據成都市車管所業務指導科科長廖慶斌介紹,廣大車主可以通過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平臺或“交管12123”手機APP申領、查看和使用機動車檢驗標志電子憑證。
“流程其實很簡單。”廖慶斌說,車主只需要下載“交管12123”,綁定自己的機動車,然后在服務選項中選擇“免檢車申領檢驗標志”,如果車輛符合相關條件,就可以按照程序繼續辦理。
據廖慶斌介紹,目前機動車檢驗標志電子憑證可適用于5種情況:
1,辦理注冊、轉移、變更等登記的車輛
辦完機動車登記后發放檢驗標志紙質憑證,系統將自動生成檢驗標志電子憑證,機動車所有人可以通過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平臺(www.122.gov.cn)或“交管12123”手機APP查看、下載、使用。
2,六年內免檢車輛
機動車所有人可以直接通過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平臺或“交管12123”手機APP申領檢驗標志電子憑證,如需領取紙質憑證的,可以選擇郵寄送達或到車管所自取。對機動車出境使用的,申請人應當申領檢驗標志紙質憑證。單位用戶通過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www.122.gov.cn)申領檢驗標志。
3,上線檢驗車輛
機動車上線檢驗合格后,檢驗機構在發放檢驗標志紙質憑證的同時,提示機動車所有人可網上查看、下載檢驗標志電子憑證。
4,在檢驗有效期內的車輛
可直接通過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平臺或“交管12123”手機APP查看、下載、使用檢驗標志電子憑證。
5,檢驗標志紙質憑證丟失、損毀的車輛
無需辦理補領檢驗標志業務,可直接通過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平臺或“交管12123”手機APP查看、下載檢驗標志電子憑證,如需領取檢驗標志紙質憑證的,可選擇郵寄送達或到車管所自取。
如何出示?3種方式出示使用
據廖慶斌介紹,實現電子化后,檢驗標志電子憑證可以通過在線出示、離線出示和打印出示等3種出示方式。
1,在線出示
車主直接登錄“交管12123”手機APP,實時在線查詢、出示本人名下或本人已備案機動車的檢驗標志電子憑證。單位用戶通過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www.122.gov.cn)下載有效的檢驗標志電子憑證。
2,離線出示
對于沒有手機網絡等情況,車主可以提前登錄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平臺(www.122.gov.cn)或“交管12123”手機APP,將檢驗標志電子憑證下載并存儲于手機中,使用時直接出示。下載的電子憑證也可以轉發、分享,使用時可直接出示。
3,打印出示
車主可以將網上下載的檢驗標志電子憑證打印為紙質憑證,使用時可出示打印的紙質憑證。
廖慶斌介紹,機動車檢驗標志電子憑證與紙質憑證具有同等效力,已領取檢驗標志電子憑證的車輛,不需要再粘貼紙質標志,免去群眾粘貼(去除)檢驗標志的麻煩,公安交管部門不以機動車未放置(粘貼)檢驗標志為由進行處罰。
在駕車遇到交通民警執法檢查時,駕駛人可以主動出示檢驗標志電子憑證,民警將通過警務執法終端掃描電子憑證二維碼,核查電子憑證有效性和機動車狀態;如未出示電子憑證,民警將通過警務執法終端或信息系統核查機動車狀態,確認機動車是否在檢驗有效期內。對機動車在檢驗有效期內的,公安交管部門不以未出示檢驗標志電子憑證為由進行處罰。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執法檢查要求,在試點地區和非試點地區均適用。
交通事故協商處理、理賠等環節如何使用?
據廖慶斌介紹,對發生可以自行協商處理的財損交通事故時,當事人可以通過“交管12123”APP掃描對方車輛檢驗標志電子憑證二維碼,確認車輛是否在檢驗有效期內。
在保險理賠時,可以向保險公司理賠人員出示檢驗標志電子憑證,用于辦理車輛保險理賠相關手續;保險公司理賠人員可以通過“交管12123”APP掃描車輛檢驗標志電子憑證二維碼,確認車輛是否在檢驗有效期內。
還有哪些場景可使用?
據廖慶斌介紹,在租賃機動車時,承租人可以要求租賃公司提供車輛檢驗標志電子憑證,并通過“交管12123”APP掃描檢驗標志電子憑證二維碼,確認車輛是否在檢驗有效期內,避免駕駛逾期未檢驗車輛可能造成的法律和安全風險。
同時,檢驗標志電子憑證也可以在二手車交易、車輛抵押等領域廣泛應用,群眾企業可以出示檢驗標志電子憑證,證明車輛檢驗狀況,保護當事人雙方合法權益。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