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第52、53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發射。至此,北斗三號的24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MEO衛星)已全部到位,標志著北斗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據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斗三號衛星總設計師王平介紹,24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MEO衛星)是提供全球導航服務的主要力量,也是北斗全球組網的核心星座。中圓地球軌道衛星(MEO衛星)約在距離地面2萬公里的軌道高度上,軌道周期約為12個小時,和地球自轉周期不同步。
中國北斗 “棋盤”有奧妙?
在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歐洲伽利略等紛紛以單一軌道衛星部署星座的背景下,北斗獨樹一幟,采用三種軌道衛星組成混合導航星座,為國際衛星導航技術體系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中國北斗”是全球目前唯一具有短報文功能的定位系統,即使在通信中斷的災區也能第一時間發出求救信號。在應急救災中,北斗系統可以提供應急通信服務,其短報文功能可把導航和通信融合在一起,實現雙向通信,未來將大有作為。
中國北斗 三類“棋子”均不凡
截至目前,“北斗三號”已成功發射了28顆衛星,包括24顆MEO衛星(中圓軌道衛星,因小巧靈活被網友親切稱“萌星”)、1顆GEO衛星(地球靜止軌道衛星,被北斗人稱為“吉星”)和3顆IGSO衛星(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被北斗人稱為“愛星”)。
此次發射的第52、53顆北斗導航衛星是北斗三號的“萌星”。
正如棋子落在縱橫交錯的棋盤上,這三類衛星在不同的軌道上堅守著崗位。“萌星”是全球組網的主力,不辭辛勞地繞著地球轉,以求覆蓋到全球更廣闊的區域;吉星則始終隨著地球自轉而動,以便時刻聚焦中國區域;愛星則像辛勤的蜜蜂一樣,始終聚焦亞太地區。
這三類戰功赫赫的”棋子”,并非在北斗三號系統中首次聯手,他們在北斗二號系統中就聯袂展示了“中國功夫”,只不過各自的崗位職責發生了變化。
中國北斗 立足國情巧設計
這么看來,承擔全球組網任務有萌星(MEO衛星)足矣,為何還要將愛星(IGSO衛星)和吉星(GEO衛星)拉入戰隊?這是由中國北斗獨特的“先區域、后全球”的技術途徑決定的。
北斗三步走:
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號系統,向中國提供服務;
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
計劃在2020年前后,建成北斗全球系統,向全球提供服務。
也就是說,“北斗三步走”的路線決定了北斗的格局。
為何如此布局?這源自北斗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在前兩步里,北斗分別要為中國和亞太地區提供服務,吉星和愛星顯然更有優勢,而萌星更適合在全球導航服務的戰場上發揮作用,況且當時萌星還有很多關鍵技術尚未突破,需要通過實戰驗證。
為此,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斗衛星團隊在“北斗”第二步的時候,就首次建成了北斗混合星座,以最少的衛星數量建設了集基本導航、位置報告等多種業務于一體的北斗二號區域衛星導航系統。而這種技術體制可以高效構建區域系統,兼顧拓展全球系統,接下來他們逐步攻克萌星(MEO衛星)的一系列瓶頸問題。因此,當北斗開啟全球組網征程后,躍升為主力的萌星(MEO衛星)得以大顯神威。
2020 北斗全球系統有望提前半年建成
目前,北斗三號全球系統組網已進入決戰決勝的沖刺階段。
按計劃,明年(2020年)上半年將提前完成全部組網衛星發射,獨立自主建成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中國北斗開啟“全球時代”
我們共同期待!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