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5G在四川
◎2019年4月,四川首個5G綜合應用示范網在成都規模建成。
◎2018年12月,在成都建成了全國首條5G精品環線,開通全球第一輛5G公交車。
◎2019年1月,將成都火車東站打造成為全國首個5G車站,實現全國首次5G直播春運。 ◎2019年4月,將金沙公交樞紐打造為全國首個5G智慧公交綜合體,并發布了全國首個5G智慧公交管理調度系統,通過5G+AI創新應用升級公交調度管理。
◎2019年9月23日,成都電信公司與中鐵產業園(成都)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5G·光網“雙千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整合各自優質資源,在多個領域進行全方位合作。
四川在線消息(徐藝暉 記者 張紅霞)5G是什么?5G能干什么?5G來了以后,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將發生哪些改變?
這樣的話題,正是當下科技圈和企業圈的熱點。當人們在生活中還只點狀接觸5G的時候,科技精英們已經在推進5G技術與工業的融合了。
9月28日,中鐵軌道交通產業園,一個好消息讓管理者和企業興奮:截至今日,成都軌道交通19號線二期、10號線三期、13號線一期工程、17號線二期工程、18號線三期工程5條地鐵項目訂單塵埃落定——中鐵軌道交通產業園(以下簡稱“中鐵產業園”)的上兩級母公司中國中鐵獲得其中兩條線、212.49億元的地鐵訂單。
這一喜訊的另一種解讀,是地鐵科技在中鐵產業園有了更長遠的市場支撐——9月23日,成都電信公司與中鐵產業園(成都)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簽訂《5G·光網“雙千兆+”戰略合作協議》。
“軌道交通+5G”成為當日下午中鐵產業園企業家沙龍的話題熱點。來自北京的華為5G專家、電子科技大學5G課題組、卡斯柯信號(成都)有限公司等代表進行了演講,從不同側面呈現了5G時代與軌道交通的產業融合。
華為:今年研發過百億,5G專利超過20%
“學霸”的世界,語言極簡而圖示豐富——華為電信專家王勇上臺演講,讓所有人全神貫注,聆聽5G先鋒科技的源頭講解。只是一張PPT頁面,就濃縮了2019年至2030年5G匹配的行業需求,從技術成熟、商業成熟兩大角度點擊新產業群:無人機、車聯網、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能電網、智能制造。
在他的演講里,“云上”“上云帶寬”“上云時延”等科技新詞頻現。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數字科技在中國萌芽起到2020年,發展變化有多大?
在速率方面,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每秒下載僅為2K;到2020年,每秒下載可達10G,實現超高速率;
在時延方面,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每下載384K,需用時600毫秒;而到2020年,每下載10G,耗時不到1毫秒。
2020年的超高速、低時延,顯示5G特征:大帶寬、低時延、海量信息、可靠安全。
王勇描述,未來“云世界”將由“5G+云+AI”攜手,共同構筑數字世界的底部。引領全球規?;逃玫娜A為,2019年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100億,其中5G專利占比超過20%,國內企業中有58%引入5G技術。
來自浪潮集團的專家張國樂談到了“混合云”“邊云協同”等數字科技新方向,如何瞭望5G的前方?王勇說:“那將是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5G體驗“俯瞰陸家嘴”
卡斯柯信號公司是全球聞名的軌道交通信號企業,也是中鐵產業園內的企業,技術總監韓熠介紹了一個正在進行的5G項目——設在上海陸家嘴金融區的5G體驗區。
這個正在緊張調試的項目,將在上海進出口博覽會開幕前完成。乘客在體驗區可以感受“俯瞰陸家嘴”的快樂——在陸家嘴的多個攝像頭,將高清視頻信號傳回視頻服務器,經過5G網絡下載,展廳屏幕上即實時呈現陸家嘴風光,不卡頓不延遲。
進博會期間,上海2號線徐涇東、虹橋火車站等地鐵站后、站臺出入口,以及出入口外2米范圍,將實現5G覆蓋,讓5G科技走到普通市民身邊。今后,乘客不出車站,就可以通過大屏幕飽覽上海風光。
作為軌道交通信號系統領軍企業,卡斯珂聯手華為,正在鄭州地鐵車輛段進行聯合部署,對“5G車載日志下載方案”作測試。
韓熠說,5G標準在不斷完善,目前發布的R15版本主要聚焦高寬帶,后續R16版本正待出臺,將實現高可靠、低時延和海量機器通信。
“5G+軌道交通”4大合作方向
藍圖已繪就,合約已簽訂,成都電信與中鐵產業園攜手,將帶來怎樣的期待?
成都電信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在四個方面展開全方位合作——
共同打造5G及行業新技術應用示范區。在中鐵軌道高科技產業園區域實現5G精品網絡全覆蓋,打造5G業務應用示范、NB-IOT物聯網技術、SDN隨選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與推廣。
為產業園區域內科創產業提供“雙千兆”應用的網絡和各類承載平臺服務。構建應用生態圈,形成面向泛軌道交通、工業制造等領域,以及智慧園區、工業互聯網、道橋巡檢等場景的綜合解決方案,為相關產業升級提供技術源動力。
利用電信5G和千兆光纖網絡,攜手推進智慧園區的建設和運營,全面提升園區的數字管理和服務能力,打造國家級精品園區。
共同打造重點新興產業集群,進一步把云計算、物聯網和大數據等高新科技應用到園區內傳統產業升級,培育產業生態,吸引更多合作企業入駐,加快物聯網科技成果轉化,助推“物聯網+雙創”產業發展。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