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隨著日前天宮二號任務圓滿完成、順利隕落,伴隨它一起上天的多個試驗項目也頻傳捷報。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空間冷原子鐘分系統主任設計師劉亮接受專訪時稱,在天宮二號上搭載的“冷原子鐘”在天上運行三年,達到實驗目的,傳回大量數據。
冷原子鐘是用激光把原子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明年有望把這一技術應用在北斗上面,進一步提高我們的導航系統性能。接下來,在載人空間站上,將裝配一套全新的“冷原子鐘升級版”。原子鐘究竟有哪些特殊作用?相比熱原子鐘,冷原子鐘又有哪些獨門秘籍?
很多人的一天是從手機鈴聲開始,我國有多少部手機呢?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全國每人平均擁有1.12部手機。如果沒有手機信號,我們似乎寸步難行,但是,大家或許沒有想到,來自地面基站的手機信號,是由原子鐘技術保駕護航的。成都天奧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就是研發原子鐘技術的公司,總經理鄭世興介紹,現在已經應用的大多是銣原子鐘,叫“鐘”,卻不是鐘,而是一種統一時間的技術,基站和基站之間也需要統一時間,否則,手機就不能收到準確的信號。“它是一種很精密的時間發生器。”
銣原子鐘技術最早是從航天中開始應用,今天這一技術早已實現全部自主可控,在天宮二號載人航天任務中,對已經上天的火箭、衛星或者軌道艙進行測控,需要高精度的時間同步設備,銣原子鐘就是時間同步設備的核心部件。有了它,就像風箏有了線。“如果我們用銣原子鐘來作為時間的話,3000年不差一秒。”鄭世興說。
3000年不差一秒?或許大家會認為這已經相當準確,但事實上,這只是熱原子鐘的標準,在天宮二號上搭載的冷原子鐘,做到了3000萬年誤差不超過1秒,將飛行器自主守時精度提高了1到2個數量級。
冷原子鐘的“冷”指的是接近零下273.15攝氏度的溫度,達10的負6次方K,這個溫度還有一個學名——絕對零度,意味著在這個溫度下所有物質都不會再運動,對這些幾乎不動的原子進行測量,結果自然更加精準。近年來,空間冷原子鐘的研制成為各國競爭的焦點,但如何將冷原子鐘送上太空是過去20年來國際同行一直沒有攻克的難關!劉亮說,目前應用于空間的熱原子鐘性能已接近極限,制約了導航定位系統性能的進一步提高。如今,我們經過多年攻關,終于突破了熱原子鐘的局限。他介紹:“天上有冷原子鐘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可以提高導航定位的精度、進行深空探測、進行一些更加基礎的物理問題的研究。”
冷原子鐘在天上陪伴天宮二號飛行了三年,三年來積累了大量數據。劉亮介紹,冷原子鐘技術已經得到驗證:“我們冷原子鐘是世界上第一個在天上運行的冷原子鐘,而且我們運行了接近三年,沒有出任何問題。”
技術得到驗證后,“冷原子鐘”就該正式在生活中登場了。劉亮透露,明年有望把冷原子鐘應用在北斗導航之上,讓北斗衛星的導航精準度再上新臺階,2022年時,當載人空間站發射時,冷原子鐘的升級版——全新原子鐘系統也將一起奔赴太空。
劉亮說:“明年北斗的時間系統可能會有冷原子鐘,也將是導航系統中的最高精度的原子鐘,把我們導航系統技能更加提高,2022年,我們會在發射空間站時攜帶一套空間的超冷原子物理裝置,比冷原子鐘還要冷的一個裝置,非常冷,到10的負12次方K的溫度。我們第三個裝置,也會在空間站上再帶一臺冷原子鐘,里面還將包括光鐘、氫鐘等其他原子鐘,組成一個新的系統,也就是說,那時我們的空間站就會有一個更高精度的原子鐘系統。”
(來源:央廣網)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