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gay成年男人露j网站_美女舔舔男人的机机视频_欧美日韩亚洲另类专区_综合久久影院

四川中衛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在線咨詢
微信

微信掃一掃

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信加好友

全球一半智慧城市在中國,但說好的“智慧”呢?

發布時間:2019-05-05 15:12

論智慧城市的數量,中國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國外研究機構德勤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已啟動或在建的智慧城市達1000多個,其中一半(500個試點城市)在中國。


  相對的,老牌發達國家聚集地歐洲有90個,美國僅40個,中國鄰國日韓加起來只有15個。


  500個試點城市是什么概念?


  全國100%的副省級以上城市,包括76%以上的地級城市和32%的縣級市,已經明確提出正在建設新型智慧城市。


  這一覆蓋率還在不斷提升。


  艾瑞咨詢統計,在2013-2018年的7年間,由各地方政府委托的智慧城市項目的中標數量激增,年復合增長率超過45%。


  伴隨智慧城市建設的遍地開花,資金投入也水漲船高。


  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2014年中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僅0.76萬億元,2016年突破1萬億元,2017年則達到了6萬億元。


  他們預判,2022年這一數字將達到25萬億元。


  然而,在一系列樂觀數據的背后,智慧城市建設的隱憂凸顯。


  百姓切實獲得感不高


  在智慧城市建設中,不少城市都上線了“隨手拍”功能,市民可通過該功能及時反映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如井蓋缺失、垃圾成堆、道路積水等等。


  針對這一功能,不少城市宣稱,“隨手拍” 實現了城市問題從舉報、受理、處置全過程公開,市民只需動動手,城市管理問題就能輕松解決。


  但在實際使用中,不少地方市民的反應卻大相徑庭。


  近日記者走訪遼寧一智慧城市發現,在上百萬上報案件中,由市民隨手拍提交反映的問題占比極低,大部分問題由兼職“網格員”(城市被劃分為無數網格,每個網格中派駐網格員)負責反饋。


  該城市智慧城市管理中心負責人士確認了這一現狀并表示,智慧城市讓老百姓接受是一個過程,只有讓百姓真正體驗到便利才能推廣開來,靠政府“硬推強推”效果并不好。這背后是更復雜的城市治理問題,很難一蹴而就。


  河北一城市市民張女士也反應了同樣的情況:“各地都在建設大數據服務中心,但真正讓老百姓有獲得感的體驗并不多,智慧城市‘不智慧’現象普遍存在,到政府部門辦個事‘跑斷腿’依然是常現象。”


  老百姓不用,一些城市開發的APP便成了“形象工程”。


  國家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


  今年新公布的《新型智慧城市評價指標(2018)》,對此前的2016版進行了調整,在8個一級指標及權重中,將市民體驗的權重從原來的20%提高到了40%。


  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單志廣說,之所以做這樣的調整,是因為市民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仍然不高,希望通過市民體驗調查,從市民獲得感和滿意度的角度更好促進新型智慧城市健康發展。


  用“評價指標”倒逼智慧城市建設真正惠及百姓,希望這些評價都是真實的。


  數據孤島現象仍存


  “建設智慧城市,數據打通是一大難關。”前述智慧城市管理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現行體制條塊分割,沒有一個集中的管理部門來組織領導統一的信用信息平臺建設,這使得信用信息散落于各部門和行業的數據庫中,造成了數據收集和使用上的困難。


  以城市人口數據為例,要想獲得市民的戶籍信息、就業信息、社保信息、教育信息、人事關系信息、衛生健康信息、個人納稅信息、住房狀況信息等,需要整合公安、社保、民政、教育、計生、稅務等部門的數據。


  另一個重要的城市法人數據庫也存在同樣問題,它涉及工商、國稅、地稅、民政、統計等部門。


  不少城市在數據匯集的第一步就遇到了障礙。


  在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數字城市中心副主任、劍橋智慧城市商學院專家委副主任徐振強看來,數據匯集面臨兩大難題,其一是如何合法合規拿到數據,二是如何合法合規使用數據,兩者相輔相成。


  “智慧城市建設如果只是簡單把原來分散在不同部門的信息整合在一個地方,直白一點說就是把原來分散在各部門的機房放在一個地方,這種機械式整合存在很大問題。”徐振強認為,數據整合的重點是如何利用數據,思考如何加快數據資產化,核心是建立清晰的商業模式。


  簡言之,如果數據整合并不能產生社會創新和社會效益,整合的價值就無法體現。


  據艾瑞咨詢研究,從國內外經驗來看,諸多智慧城市項目失敗的原因,在于智慧城市系統創造的價值(太少),與維護其所需要付出的費用和資源(太高)不匹配。


  這背后關乎智慧城市建設的頂層設計。


  據悉,2018年地方政府智慧城市項目中標數量中,相關頂層規劃和設計需求量最多,這說明大量地區的智慧城市發展尚處在早期階段。


  事實上,對于智慧城市建設這樣一個系統性工程,如果沒有科學合理的目標模式作為指引,數據重復建設、各自孤立是很現實的問題。


  企業方案盯著政府


  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由政府主導,企業是重要參與力量。


  據了解,目前包括華為、阿里、騰訊等巨頭都成立了自己的智慧城市部門,更有眾多中小企業參與到智慧城市建設中。


  艾瑞咨詢繪制的一張智慧城市廠商合作網絡顯示,智慧城市行業已經形成以行業巨頭(如華為、阿里、騰訊、平安、移動、聯通)、第三方專業服務(軟通、易華錄)、技術提供方(百度、京東)為核心的產業生態格局。


  不過,在徐振強看來,企業作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提供方,在產品創新方面還要打一個“問號”。


  第一在具體城市中,解決方案的創新性、適用性有很大問題,A城市方案并不能完全適用于B城市。第二項目在實際驗收通過后,企業對后續的實施、運營、維護并不承擔任務。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理事會理事長李鐵也指出,目前大量企業把精力放在政府身上,提出的大數據和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也都是盯著政府,忽視了市場需求。


  徐振強認為,智慧城市建設要激發企業實實在在創新,企業如果拿到項目就不深度創新,往后只會越走越難。


  現在的另一個問題是,目前頭部企業在IT、通信領域創新較多,而在智慧城市最底層基礎設施的智慧化管理方面仍然欠缺。


  基礎設施的感知就如同智慧城市的“神經末梢”,是智慧城市建設的硬件前提。徐振強說,沒有“神經末梢”的城市大腦并不成稱之為“聰明的大腦”。


  按照規劃,到2020年,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形成無處不在的惠民服務、透明高效的在線政府、融合創新的信息經濟、精準精細的城市治理、安全可靠的運行體系。


  現在看,不少城市距離實現這一目標還很遠。


  中國智慧城市步伐


  智慧城市是2009年興起的一個概念,由IBM提出以應對城市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010年起中國許多城市緊跟世界潮流,加入了智慧城市的隊伍之中。2012年中國住建部發布了《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暫行管理辦法》,標志著中國智慧城市試點建設的啟程。


  此后的2013年至2015年,住建部先后公布三批試點城市,數量達300余個。


  2016年國家提出新型智慧城市,并在此后開展對新型智慧城市評估的過程。2018年公布了新版評價指標,較此前有了更細致、更合理的評價標準。


  今天,中國正在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智慧社會。


  智慧社會強調基于新網絡設施、新數據環境、新理念模式、新技術應用,推進以人為本的可持續創新,使國民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在此背景下,那些注重數量而忽視質量、注重形式而忽視內容的城市將面臨一輪洗牌。


  而未來的智慧城市要真正解決兩大問題,一是讓政府的決策更聰明、更準確、更科學,另一個是讓城市使用者對城市的感知更高效、更便捷,生活更幸福。


  中國智慧城市建設下一步,道阻且長。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

版權所有? 四川中衛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備14007264號-3    技術支持: 竹子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