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與中科院、阿里云合作,臨港主城區于去年國慶期間,使用“城市大腦”調度無人機自動巡查管理城市,有效節省了人力成本。” 阿里云正在積極推動“城市大腦”開放平臺,合作伙伴可以基于“城市大腦”成熟的平臺和產品,快速復制經驗與技術,共同推動智能城市創新實踐。
“聞”得到煙霧 “嘗”得出水質 “防”得住擁堵 “看”得見危險
“城市大腦”讓城里人腦洞大開
4月9日,在2019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智慧城市論壇上,“通州城市大腦·生態環境平臺”入選“2018智慧城市十大樣板工程”。
“城市大腦”可以助力對整個城市進行全局實時分析,利用城市的數據資源優化調配公共資源。目前,“城市大腦”已經在杭州、衢州、蘇州、北京等城市先后落地,支持當地交通治理、環境保護、城市精細化管理等創新實踐。
“北京通州是將‘城市大腦’應用于生態環保領域的較好案例。”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智慧城市(綜合)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格林菲爾智能科技江蘇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軍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道,“‘城市大腦’會成為未來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
可感知工地揚塵、道路遺撒
工地揚塵、裸露地面苫蓋、渣土運輸車管理……過去,這些環境污染問題主要依靠人工篩查,而如今在北京通州,這些問題都能通過“城市大腦”自動感知。在該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平臺試運行的近一個月里,通過流程再造,已實現了跨業務、跨部門的協同辦公和“一網通辦”的提升。
作為生態環保領域“城市大腦”平臺,通州“城市大腦”在生態環境治理方面走在了創新前列。2018年,通州區結合北京市“大數據行動計劃”總體部署,瞄準城市副中心在建設、治理中工地揚塵、道路遺撒和渣土車缺乏統籌管理的痛點需求,率先提出運用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構建區級生態環保領域的“城市大腦”,通過全面感知、智能識別、流程創新,來推動全區在數字生態城市建設方面的突破和創新。
北京市通州區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向本報表示,該平臺主要有全面接入、智能感知和一口通辦三個特點。
全面接入,是對于155平方公里的通州核心區域完成了環境監測的智能化改造,打通了區城市管理委、住建委、生態環境局等多部門的信息平臺,接入1437路視頻、1100個大氣預警傳感器;每10分鐘就可以完成一次全區域視頻掃描。
智能感知,項目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技術,在視頻探頭覆蓋的區域內,針對工地未苫蓋、渣土車未苫蓋、道路遺撒等問題,基于視頻智能算法,實現全天候自動識別和發現。
一口通辦,對于識別的各類環境問題,在不增加政府人力的情況下,通過流程再造的方式,通過網格辦一口受理、統一分派來解決。此外,還梳理出一套“從AI感知,到智能生成事件,到網格辦統一受理,到各職能部門處理,到最后辦結反饋”的創新流程,實現了數據流與業務流的完美融合。
“該平臺還可以基于數據分析進行智能決策,通過數據的沉淀與分析,逐步掌握各類問題的規律,為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優化業務和服務流程,進而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提供了數據和智能支撐。”通州區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說。
可調度城市交通、操控無人機
除了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外,“城市大腦”已經在杭州市、衢州市、蘇州市、上海市等城市落地,支持當地交通治理、城市精細化管理等創新實踐。
2016年,阿里云與杭州市合作發布首個“城市大腦”,打造城市智能中樞。“城市大腦”在杭州市蕭山區開啟試點,如今已經覆蓋全杭州420平方公里,相當于65個西湖。
阿里云公司向本報介紹,在引入“城市大腦”后,2018年,杭州從全國排名第五擁堵的城市,降到了第57名。“城市大腦”通過先進的視頻識別技術和數據智能算法,對1300多個路口進行調控,擁堵指數下降了3.5%。
燈會、演唱會、體育賽事等大型活動舉辦期間,交管、消防等公共服務部門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來保障公眾安全和交通順暢。
今年元宵節燈光秀期間,浙江省衢州市的“阿里云ET城市大腦”首次擔任了交通調度員。通過高精識別、視頻融合、趨勢預測、公交優先等技術,實現對燈會區域路網自主調控。
據衢州市交警支隊指揮中心介紹:元宵燈會當晚,現場共進行了12場燈光秀演出,人流量達到7.8萬人次;演出進行的同時,“城市大腦”在無人工干預的情況下,自主完成了全程交通調度。當晚景區整體交通流穩定,與往年相比,今年景區整體通行效率提升了40%左右。
據介紹,衢州市的“城市大腦”還將車道級北斗定位技術與阿里巴巴達摩院視頻識別技術結合,應用到公交系統,為公交車實現全天實時專屬綠波帶優先通行。在試運行的公交線上,公交車的在途延誤時間降低了10%,全程至少節省6分鐘。
“在交通領域,‘城市大腦’ 早期重點解決的是道路通暢問題,如今正嘗試擴展到交通安全方面,探索如何降低交通事故率。”阿里云“城市大腦”首席架構師郝亮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
“城市大腦”不僅緩解了交通問題,還嘗試參與到城市監管、城市規劃等之中。
5分鐘出勤,日飛行里程達到100公里以上,不僅能在潮汐將至時發出警報督促游客離開,而且能識別人員、物品滯留,并根據具體情況及時報警……在上海浦東臨港地區,這些工作不是人工完成的,而是由“城市大腦”操控無人機實施。
通過與中科院、阿里云合作,臨港主城區于去年國慶期間,使用“城市大腦”調度無人機自動巡查管理城市,有效節省了人力成本。
在北京市海淀區,“城市大腦”在城市管理領域也已經形成了一套全新、可落地的規劃。4月10日,海淀區召開“城市大腦”發布會稱,通過“城市大腦”的應用,海淀區建設了300余臺監測基站,形成全區空氣質量監測網絡。同時,不斷探索新技術新產品在河湖水質監測中的應用,運用領先的光譜傳感芯片技術,從空間和時間上追溯排污點位,判斷排污程度和排污時段,實現遠程在線監控。
此外,海淀區正在推進城管事件的智能發現和自動化處置,對全區452處城市管理問題高發點位進行自動研判分析,以期實現對店外經營、無照游商、堆物堆料、沿街晾曬、暴露垃圾、積存渣土等違法行為的自動識別、自動立案、自動派轉、自動核實、自動考核。海淀區還實現了渣土車無資質、闖紅燈、未苫蓋、污號牌、擋號牌等行為的自動識別。自2018年10月試運行以來,共抓拍渣土車違法1000余筆。
張軍指出:“下一步,‘城市大腦’可向醫療、城管、環境、旅游、平安、民生等整個城市領域繼續拓展,推動智慧城市不斷進步。”
可服務獨居老人、預約停車位
“城市大腦”在城市精細化管理進程中不斷完善,如今已走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聞”得到煙霧、“嘗”得出水質、“看”得到危險,還能感知人眼無法察覺的重要信息……在上海市普陀區,上海首個區級“城市大腦”在普陀區全區域、全時段采集數據,燃氣泄漏報警、電梯運行監測、垃圾處置監測、河道水質監測等45類“智聯”應用場景。
為了獨居老人的生活方便,普陀區為獨居老人提供“四件套”智能化服務設施:門磁統計門的開合情況,紅外識別探測老人的活動狀態,無線煙感監測可能發生的火情,無線可燃氣體監測檢查燃氣泄露。
“今年,我們將重點推進智能安防系統建設,把住宅小區出入口的門禁、探頭等系統建設好,進一步解決好安全問題。”上海市普陀區委書記曹立強說。
“城市大腦”也正嘗試為車主提供更好的停車繳費體驗。截至今年3月底,中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3億輛,其中汽車達2.46億輛,駕駛人達4.1億,機動車、駕駛人總量及增量均居世界第一。在此背景下,停車繳費問題引發關注。
如果能有一個手機App,讓車主出發前先在手機App上預約好停車位和停車時間,到達目的地后直接停車到已預約的車位上;離開時,手機App能對接車主的線上支付程序,自動結算停車費用。如此一來,停車體驗就能得到顯著提升。
如今,這一設想已經在杭州市變成現實。杭州739個道路停車點和110個對外開放停車場的停車泊位,可以支持用支付寶的相關功能“先離場后繳費”;在云棲小鎮的精細停車服務試點,員工能夠提前預約車位,并享受空位導航、車場尋車等服務。
據杭州市城管部門和交警部門統計,包括道路泊位、公共停車場庫泊位、各商場和寫字樓對外開放的泊位以及小區內的泊位在內,杭城泊位總數大約是74萬個。“目前,已有近50萬個車位接入了‘城市大腦’停車系統,基本實現‘應接盡接,可接盡接’。杭州‘城市大腦’停車系統正在加速建設中,今年下半年,會有一款新的停車類App上線。”杭州市城管委相關人士說。
在北京市通州區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看來,“通州城市大腦——生態環境”項目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數字生態城市建設邁出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下一步,通州將繼續踐行“城市大腦”基于數據創新的城市建設和治理理念,加大建設力度,在交通、政務、醫療、教育等眾多領域開展創新實踐,把精心勾勒的未來城市藍圖落到實處。
在談到“城市大腦”未來應用前景時,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此前表示:“城市大腦是一個新興行業、增量應用,必須先做一些樣板工程、標桿案例,然后要復制、大規模推廣,這需要大家一起來干。”
阿里云正在積極推動“城市大腦”開放平臺,合作伙伴可以基于“城市大腦”成熟的平臺和產品,快速復制經驗與技術,共同推動智能城市創新實踐。
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在近日舉行的“城市大腦”主題研討會上表示,城市發展到今天,將會進入“算力時代”,算力時代需要一個新的基礎設施叫作“城市大腦”。“基礎設施對技術的推進也是顯而易見的,我想‘城市大腦’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