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講運輸可視化,但是運輸可視化究竟是什么?今天鋆途科技為您解讀運輸可視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一、背景
1.“部標”要求推動技術變革
2011年4月11日由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安全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管工作的通知》(交運發〔2011〕80號),通知要求所有運輸管理機構必須執行《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系統車載終端技術要求》(JT/T794-2011)和《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系統平臺技術要求》(JT/T796-2011)兩項行業標準。從事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控的企業監控平臺及各級交通運輸部門監管平臺所屬單位,需通過檢測機構進行系統平臺檢測。
由于GPS“部標”要求的產生,無論是開發GPS設備硬件還是開發應用軟件,都會面臨國家交通部發布的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系統部標認證標準對原有GPS系統產生的技術變革。
2.行業發展的客觀需求
隨著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的不斷深入,交通運輸業務管理、車輛軌跡跟蹤、GPS系統和TMS系統等相關服務的平臺相繼產生。但這些平臺基本都是以單一服務為主,導致用戶不得不將完整的物流信息鏈條分割為運輸管理部分和運輸軌跡跟蹤等多個部分,然后再通過額外的定制開發將這些信息重新拼接起來組成完整的物流信息鏈,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物流信息系統管理和運營的成本。不僅如此,各個系統平臺服務商出于對自身技術的保護,也導致平臺間的協作結果難以滿足用戶的原始期望。
3.物流信息缺乏及時共享機制
隨著用戶對運輸管理、軌跡跟蹤需求的不斷提升,缺乏信息及時共享機制,主要表現在企業與下游承運商缺乏有效及時的信息互通,車輛調度信息、貨物在途信息、貨物簽收情況、回單返還情況不能及時的反饋;企業與承運商簽訂了運輸時效保證合同,但由于在途節點信息反饋不及時,出現異常問題時無法第一時間處理,難以確定責任方。
二、物流運輸可視化
1.概念
物流可視化系統,是綜合運用計算機及網絡技術、GPS技術、地理信息技術、通信技術、電子數據交換技術、自動識別采集技術等,實時、準確地獲取和處理物流運輸的數字化信息,并對物流活動進行有效控制的一體化綜合電子信息系統。實現物流在運的可視化,能及時、準確地掌握物資的位置、狀況、活動等信息,為物流運輸提供優質高效的系統化服務,提高管理與決策水平,實現產品的增值。
2.愿景
將運輸業務和運輸軌跡跟蹤相結合,再通過可視化門戶系統、手機APP等渠道將信息傳遞并展示給最終用戶,同時可以滿足承運方(車隊、司機)在運作過程中對系統交互性的需求。物流運輸可視化并不是某一家用戶的特殊需求,而是隨著信息技術進步與行業發展,物流行業對自身業務管理能力的提升已成為普遍愿望。基于這種行業發展趨勢,打造出的物流運輸可視化服務平臺不僅滿足客戶需要與自身業務管理需要,還在物流服務的技術和模式上取得質的飛躍。
3.建設
a)“實時、透明、在線”
整個可視化系統包含基礎管理、承運商管理、客戶管理、訂單管理、運輸管理、司機APP、客戶Portal、車輛與終端監控、運輸基礎數據管理、車輛軌跡管理、運單執行跟蹤及報警、電子鎖控制及狀態查詢、外部系統集成等等眾多一級模塊、二級模塊。提供了客戶端接入、門戶接入、手機接入等多種接入方式,實現運輸業務、終端派送業務的物流信息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監控。
滿足客戶對于全程供應鏈物流信息提出的“實時、透明、在線”的要求,并將運輸和倉儲管理的可視化作為營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舉措之一。
b)依托物聯網,將技術和經驗轉化為服務交付能力
結合對物流行業的理解和對物聯網、互聯網及通訊技術的透徹把握,建設能夠適應市場新需求的物流運輸可視化服務平臺。除了包含運輸管理外,還涵蓋了車輛與終端監控、運輸基礎數據管理、車輛軌跡管理、運單執行跟蹤及報警、電子鎖控制及狀態查詢等物流可視化業務的主要管理和操作功能,使物流可視化服務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
c)系統架構
i.應用層:包括可視化門戶系統(PORTAL)、訂單管理系統(OMS)、運輸管理系統(TMS)、運力管控系統(GPS)、車隊移動系統(APP),司機移動系統(APP)等六個應用子系統。
可視化門戶系統(PORTAL):包括在線下單、運單查詢、運單跟蹤、運單軌跡、運輸執行車輛報警信息查詢等功能模塊。
訂單管理系統(OMS):包括客戶檔案的維護,以及客戶運單(即物流訂單)的錄入導入,以及訂單的查詢、維護、處理等功能模塊。
運輸管理系統(TMS):包括運輸線路、路由節點設置、承運商管理、車輛資源管理、運輸任務調度管理(包括物流公司統一調度或者承運商自主調度)、以及回單管理。
運力管控系統(GPS):包括通訊服務器以及運力管控應用系統。其中,運力監控應用系統包括運力監控中心、車輛軌跡、線路、電子圍欄、電子鎖控制、以及其它相關的車輛報警信息等功能模塊。
車隊移動系統(APP):包括車隊任務接收、任務調度、任務執行跟蹤等功能模塊。
司機移動系統(APP):包括指令接收、指令接受、指令拒絕、執行過程反饋、電子回單等功能模塊。
ii.通訊協議層:包括通訊協議以及通訊數據報文格式,是應用層與應用服務層的紐帶。通訊協議支持Socket、HTTP、SOAP等通訊協議,采用XML、JSON等數據格式。
iii.應用服務層:包括業務系統應用服務(訂單管理和運輸管理)和運力管控系統(GPS)的應用服務;
業務系統應用服務:包括基礎應用服務、用戶賬戶權限應用服務、訂單業務應用服務、運輸管理應用服務、以及可視化門戶應用服務等。
運力管控應用服務:包括GPS通訊服務、定位服務、報警服務、應用(線路、電子圍欄、電子鎖等)服務、地圖服務等。
iv.數據存儲層:包括業務系統(OMS和TMS)數據庫以及運力管控數據庫。
v.平臺接口服務層:包括與用戶訂單系統(OMS)、業務信息展示平臺進行EDI對接等。
與用戶訂單系統(OMS)對接:OMS系統下發運單信息,運輸可視化平臺接收運單信息。
與業務信息展示平臺對接:運輸可視化平臺實時上報運單可視化數據(運單號、HTM號、子運單號、車牌號、經度、緯度等信息),用戶業務信息展示平臺接收運單可視化數據。
4.技術特點
a)“混合云”結構
物流可視化平臺采用了基于SAAS結構的公有云與企業私有云結合的混合結構,并采用了基于云端的存儲設備。使系統具備了低成本、高可靠性、快速部署、簡易維護的特性。
b)支持多協議的標準接口通訊產品
使用已有的成熟產品來執行項目中所有的接口通訊任務,該產品在生產環境中已被廣泛采用,并經長期使用驗證產品具備良好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產品已經實現了對Socket、Soap、HTTP等協議的支持。同時,產品具備完善的監控功能,能夠實現數據通信成功與否的實時監控,同時并緩存日志信息。為通信服務的穩定可靠運行提供必要的保證。
c)符合“部標“的GPS設備
在對車載、手持便攜及開閉傳感器等相關配套硬件設備的選擇上,物流可視化平臺支持符合“部標”相關標準(JT/T794-2011、JT/T796-2011)標準的產品。為產品的合法化使用及無障礙升級提供了基礎。
5.解決方案
全程供應鏈運營平臺主要解決了以下問題:
a)解決業務信息與運輸軌跡信息對接與聯動的問題
在以往的可視化應用場景中,由于業務信息和運輸軌跡信息分別來自不同的軟件或系統,致使用戶在使用時需要先從業務系統中取得業務數據,再根據取得業務信息到GPS系統中進行查詢相應的運輸軌跡信息。不僅操作繁雜而且人工操作也更容易出現誤差,尤其是當GPS系統出現車輛運輸狀態的報警信息時,用戶僅能立即獲知是哪一輛車在運輸途中出現了異常情況,然后再根據車輛信息到業務系統中反查問題車輛對應的運輸業務,這些中間操作所消耗掉的時間往往令企業錯失應對問題的最佳時機,從而被迫承擔不必要的安全風險和經濟損失。
現階段物流運輸可視化服務平臺完全可以摒棄業務信息分項、單獨管理的模式,將企業的業務管理作為平臺服務的基本面,通過將運輸業務系統和GPS運輸軌跡跟蹤系統有效的整合起來,很好的解決了業務單證、貨物、車輛、司機、軌跡等運輸業務關鍵信息的綁定和聯動問題。物流運輸可視化服務平臺中,一旦發生運輸狀態預警,用戶會在第一時間得知是哪一票業務、貨主是誰、貨物是什么、收貨人是誰、哪一位司機駕駛的哪一輛車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發生了什么情況,免去了用戶二次甚至是多次查詢才能獲得完整相關信息所消耗的時間成本,使用戶可以立即著手對運輸異常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處置,減少甚至避免可能發生的業務風險。
b)“一體化”服務理念,降低用戶的再開發成本
受制于以往可視化應用場景中信息來源比較分散的客觀特性,用戶若要將可視化信息完整的展示出來則需要通過再次開發將相關信息匯集到一個展示系統中。眾所周知,各個系統之間由于關注點不同,其信息構成與數據結構即使是通過EDI對接的方式也很難輕易的匹配和關聯起來,為了能夠滿足業務管理需要,企業必將為此付出高額的對接、定制與研發費用。而“一體化”物流運輸可視化服務平臺不僅自身具備了運輸業務管理、車輛與終端監控、運輸基礎數據管理、車輛軌跡管理、運單執行跟蹤及報警、電子鎖控制及狀態查詢等物流運輸可視化業務的主要管理功能,免去用戶為了關聯各方信息所產生的研發成本,還在平臺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到了用戶對業務信息展示的需要,通過專門的功能模塊對匯聚后的數據進行多層面的呈現,免去了用戶在數據整合及關聯、呈現等方面投入的再次開發成本。
三、實施效果
1.經濟效益
a)直接效益
在直接經濟效益方面,物流運輸可視化服務平臺的“一體化”特性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幫助用戶節省數據整合、關聯和呈現的定制開發與再開發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減少了業務管理中所涉及的系統數量,還可以幫助企業降低系統運維所投入的人工成本。
b)間接效益
在間接經濟效益方面,流運輸可視化服務平臺在業務執行過程中可以第一時間提供完整的運輸任務預警信息,幫助用戶在第一時間掌握業務異常情況,使用戶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對異常情況做出應對,從而幫助用戶規避潛在的安全風險和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2.社會效益
a)為物流運輸可視化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物流運輸可視化服務作為物聯網范疇的核心板塊之一,是國家大力倡導并給予政策扶持的。我國目前在GPS定位技術、GPS設備的研發和制造水平上已經步入國際先進行列,完全可以滿足運輸軌跡跟蹤的市場需要,各種運輸管理系統更是琳瑯滿目。但放眼市場,能夠直接滿足企業對運輸全程可視化管理需求的平臺卻少之又少,其根本原因在于市場上的GPS、TMS產品商大部分是信息科技型企業,物流管理經驗相對薄弱。著眼于企業對物流管理的真實需要,通過“一體化”物流運輸可視化服務平臺將企業的業務和運輸軌跡等可視化信息無縫銜接在了一起,不僅完整的實現了企業自身的業務發展需求,還為物流運輸可視化服務領域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思路。
b)改進運輸可視化服務模式,滿足社會需要
通過將“部標”GPS跟蹤定位設備、無線傳感技術與運輸管理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業務單證、運力和貨物信息運輸軌跡無縫銜接,再通過圖形等相關面向對象的直觀展現方式人性化的展現給最終用戶,改進了傳統運輸可視化服務在面向最終用戶時存在的多系統、多窗口的落后模式。在滿足用戶使用需求、提升用戶使用感受的同時,還幫助企業降低了系統管理和運維的成本。
四、未來規劃
1.立足物聯網,擁抱互聯網
物流運輸可視化服務平臺將以物聯網服務為基礎,引入互聯網概念,利用公有云資源將現有物流運輸可視化服務平臺模塊化、SAAS化,使其最終發展成為一個面向社會提供服務的公共物流運輸可視化服務平臺。當平臺完成向SAAS架構的轉型,屆時用戶就可以免去以往系統部署、實施、運維的設備成本和人工成本,只需要在平臺上注冊一個企業賬號即可通過平臺實現在物流運輸可視化上的業務需求。不僅如此,用戶還可根據自身對業務管理的側重點不同,僅選擇適合自身業務管理需要的功能模塊使用,最大限度的幫助企業節省成本。
2.引入傳感技術,提供多元化服務
未來,物流運輸可視化服務平臺還將引入針對車輛運行狀態監控、燃油監控、溫度監控等與物流運輸可視化相關的傳感技術,將傳感器所檢測的數據與物流業務信息和運輸軌跡信息結合起來,不僅使平臺能夠滿足用戶更為精細化的可視化服務需求,還要令平臺能夠滿足生鮮冷鏈、醫藥試劑、化工產品等特殊領域對貨物運輸環境的監控及管理需求。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