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創新是當前我國汽車發展的核心和關鍵。為了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凝聚頂級專家學者的智力優勢,進一步推進中國汽車自主創新,在中國工程院指導下,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同濟大學、中國工程院戰略咨詢中心聯合打造第二屆“汽車強國與自主創新”論壇。本屆論壇將緊扣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新形勢和新需求,圍繞事關汽車強國和轉型升級的重大戰略問題和核心技術發展問題,組織相關院士、行業領袖和企業 CEO 進行深度研討和交流。下面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李俊在本次論壇上的發言:
今天我們又迎來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具有鮮明特色的,也是獨一無二的帶有標志性的高端學術論壇暨院士論壇,首先對各位院士長期以來對學會工作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也非常高興今天能與各位院士、專家一起研討交流,在此我謹代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年論壇的主題是“汽車強國與自主創新”,尤其在中美經濟挑戰的情況下,強國和自主創新尤為重要,有新的內涵,論壇緊扣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新趨勢和新需求,將圍繞事關汽車強國和轉型升級的重大戰略問題和核心關鍵技術的發展問題進行深度的研討和交流,為中國汽車做大做強、可持續發展提供高水平的科學決策和前瞻性的建議。在汽車行業探索和實踐多年,現實告訴我們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唯一的路徑只能是自主創新。中國汽車行業起步較晚,相比外資品牌中國汽車品牌沒有深厚的品牌歷史沉積,科研條件、研發思路等都比較落后,所以在發展過程中有些品牌就習慣于跟隨,習慣于在學習和模仿中前進,還沒有探索出自己的設計語言,自己的研發體系,自己的創新能力。但是這種學習模型、這種經營模型已經不能適合于當今挑戰的激烈性,也更不能實現把汽車做強的需求。
在目前汽車行業面臨改革的大環境中,我們更應該抓住機遇,自主創新是汽車的靈魂,也是汽車健康持續發展的原動力,自主創新一般表現為新的科學發現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每一個高品質發展的企業背后都是堅持創新,不斷科技改革,今年9月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獎終評結果發布,一等獎5項,二等獎17項,三等獎31項,包含了科技發明獎、技術開發獎、技術科技進步獎、軟件科學研究成果科技進步獎,這些獎項無疑不是都要求技術是自己的,是新穎的,是創新的。國家很重視技術改革和創新,這是我們的短板,但經過多年,尤其是近幾年的苦干、實干,我國汽車產業在動力總成、電池、智能網聯等方面已經擁有了相當雄厚的核心技術和競爭能力,已經很強大了,這是難能可貴的。另外自主創新同樣需要先進的人才,培養人才和用人機制,人才是汽車企業最重要、最直接的資源和生產力,以人為本選賢用能應該是每一個汽車企業的價值觀、人才觀。
中國工程汽車學會作為中國汽車工程師之家開展了包括從中小學、職高、技校、大學生到研究生的科普比賽,旨在構建我國汽車工程領域的人才梯隊,同時學會通過評選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優秀科技歸國人才等舉措,在選拔和推薦優秀人才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實踐,接下來希望大家通過今天的院士論壇,企業家、專家的報告,進一步的探索中國汽車自主創新的關鍵原動力,一起為建設中國汽車強國而建言獻策,希望大家一起推動中國特色的汽車自主創新。
謝謝大家。
下面我做報告。今天臨時換了一個題目,原來想做一個跟動力有關的報告,現在中國的汽車產業有兩個大的挑戰,某種程度上是兩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一個是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問題,未來到底汽車動力選什么,另一個是智能網聯汽車正在開發,走什么樣的技術路線,由于9號在無錫還有一個智能網聯國際大會,今天來的以及這次學會的主題都是智能網聯,在這里就第二個問題,我們國家的智能網聯汽車到底走什么樣的技術路線,報告一下我近期的研究,也是跟學會和國家智能網聯創新中心聯合探索的,到底我們國家的智能網聯汽車走什么樣的技術路線,而避免像新能源汽車至今總是有人在談技術路線的問題。
今天的題目是中國走互聯協同、群體智能、融合一體化的發展智能網聯汽車之路。有四個內容,第一,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的戰略,可以這樣說,目前頂層設計技術路線都在探索之中,為什么我們要搞智能網聯汽車,太多的交通事故,太擁堵的城市,太多有利于生活和汽車的使用不舒適,這樣的問題我們必須發現一個解決的方法,這種解決的方法就是智能網聯。智能網聯未來有三個新的汽車,一是在高速公路上依靠智能技術獲得安全性的汽車,這是目前所沒有的,二是在城市里高效出行的汽車,這是現在所沒有的,中國特色的,我們需要共享汽車,三是城市里的共享汽車,所有這些智能汽車不是僅僅依靠物理的高速公路和物理的道路就能開的,就能實現的,我們必須有一個新的所謂云的生態,云的平臺,只有這個云的生態、云的平臺的建立才能把智能網聯汽車投入真正的商品使用。
我們建立什么樣的自己的智能網聯汽車架構和戰略,基于法律,沒有法律智能網聯汽車是不可能上路的,按照目前聯合國的法律和中國的法律車是不能沒有人開的,車必須得有人開,這種法律必須要突破,另外必須基于國際上的標準,汽車是充分的國際標準,ISO9000等等,包括電子標準,26262、outside全是國際標準的,(英文)在汽車體現的是非常充分的。在這個基礎上有五個中國自己的標準,一是中國的場景標準,二是中國的地圖標準,三是中國的交通標準,四是中國的通信標準,五是汽車要通信,很重要的是安全標準。在五個標準下還必須需要兩個生態,一是智慧城市生態,二是智能交通生態,一左一右兩個生態下我們才能蓋起未來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的房子,這是我們目前在思考的,為什么我們叫智能網聯汽車。
智能網聯汽車到底是什么含義呢,有多大的范圍,怎么定義呢,首先看技術路線,智能網聯汽車,幻燈片的最右側就是汽車,汽車是自己孤立獨行的,只要造汽車賣,至于這個汽車誰開,怎么開,在什么路上開,完全都是OEM所要管的,對于智能網聯汽車來說不行了,這樣的汽車必須有交通,所以中間是交通,沒有交通智能網聯汽車是行不通的,只有交通行不行,現在廣泛談論的車、路協同,為什么?車也好,路也好都是載體,你載的是誰,你載的是人和貨物,人和貨物從哪來,從城市來的。
我們有沒有這樣的系統軟件,我們在做雄安的時候發現沒有這樣的系統軟件,不知道這個車哪來的,一直在路上跑,我就管紅綠燈,汽車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多少貨,從哪來到哪去,所以我就提出來SCSTSV,就是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汽車系統,只有系統的研究才可以,這個系統包括三個很重要的方面:第一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分三個大的步驟,首先要把城市數字化,把城市的出行需求、地圖、交通,包括天氣跟智能汽車相關的要數字化,我們國家現在有500多個智慧城市。二是把這些需求網絡化,特別是把單車智能要網絡化,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汽車叫單車智能,百度的汽車也好,Google的汽車也好,大多數都在搞的就是單車智能,Analysis需要上網,連在網上,未來網需要六大塊,云服務、城市設施、出行服務、城市數據以及跟生活相關,這些網要連在一起,要形成兩個云平臺,一個云平臺叫城市交通場景智能管理與傳感云平臺,所有與交通相關的都在交警手里,別人是進不去的,另一個是出行服務平臺,比如像滴滴就屬于出行服務平臺,用這兩個云把城市、交通和汽車連在一起,我們叫SCSTSV Mobility Ststem,就是移動系統。
第二是交通,我們國家交通強國做了很多,不再贅述,對于交通來說我們必須要建三層網絡,第一層是城市ITS云服務器,第二層是路側的設備服務器,第三層是車段,用這三個把車、路和交通連在一起,特別是路側,路側怎么能跟智能汽車相關的環境感知,智能汽車和傳統汽車最大的區別是什么,傳統汽車是人進行環境感知開車,瞎子是不能開車的,傻子是可以開車的,光靠機器人在車上感知是不足的,必須要有路側的感知,而我們國家在路側方面是很強大的,路側的感知加上路側的AI計算,就會給汽車提供非常強大的環境感知,強大到什么程度?比如說這是人在一個交叉路口所看到的,最復雜的就是交叉路口,如何預測一個交叉路口是車的環境感知最難的,單車智能最難的,幾乎不可能解決的。這是人看到的圖像,這是路側系統看到的圖像,它已經把跟駕駛沒關的,比如高樓去掉了,這是進入到云AI計算得到的相關坐標,它再根據這個車的意圖,往哪去,它做一個只跟它自己相關的軌跡,這種軌跡就送到車里去了,跟車的環境感知融合,融合了就開了。
未來的車是什么,就像這張圖,左側是我們習慣的機電一體化的汽車,所謂的新能源,新的智能網聯汽車是要給汽車做信息物理融合系統,融合三大塊,一塊是把云融合進去,第二塊是應用,第三塊是車端計算,車載計算機有多高,如果都用的話門檻就太高了,車賣不起,所以需要路端和云端降低車端的計算,用ICU就解決問題了,就是我們現在所熟悉的,單車智能也好,GCU也好,把智能網聯汽車門檻提的太高了,客戶買不起,我們必須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就靠SCSTSV,這樣的話我們需要建立新的車端計算平臺,SV就是傳統單車智能,我們必須把智慧城市作為傳感器技能,必須把智能交通作為傳感器技能,再說哪些計算在云里算,哪些計算在車里算,這樣的話才能得出來到底用什么芯片,我們是不是可以用ECU芯片,是不是可以用分離的FPGA芯片,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國家就解決了芯片問題,否則的話只有買它的GPU,我們又是一個短板,未來的中國汽車又是中興,所以技術路線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是構建網絡,跟汽車相關的網絡,網絡兩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要把智能網聯汽車與V2X融合,把智能網聯汽車與5G融合,5G才是車真正需要的,才能滿足車的高速需求,我們國家的車未來大量的移動網聯需求。
智能網聯汽車未來最大的挑戰和障礙是什么,是安全,智能網聯汽車不能撞車,如果智能網聯汽車也撞車了,中國自主的智能網聯汽車就不行了,就像現在的汽車電池不能著火一樣,怎么辦?挑戰在哪里,在三個方面,一是城市布局不合理,二是交通臺復雜,三是駕駛不規則。智能網聯汽車的初衷就像1917年美國交通部三部說每年高速公路死2.5萬人,怎么辦,繼ABS、兒童座椅、ESB之后他們認為最主要的解決方案就是智能汽車,智能駕駛,94%的事故是由人操作造成的,智能汽車能解決安全問題,但智能汽車自己又出現新的安全問題,五個大的問題,一是信息安全,因為是機器駕駛的有黑客攻擊你,二是可靠耐久性,老司機開車的時候會聽到聲音,說我這個車不行了,要爆胎了,三是系統復雜性功能安全問題,前三個問題目前都已經有解決方案了,有兩個東西沒有解決方案,一是駕駛規則問題,二是感知不充分問題,怎么解決這兩個問題呢,我提出三個很重要的措施:
第一是充分互聯,這張圖展示了充分互聯和駕駛意圖表達,不是你自己在開,不但車和車要聯,車和人也要聯,車和自行車也要聯,充分互聯,充分互聯靠什么,就是要靠發達的V2X,發達到什么程度,V必須跟云互聯,所以我們國家走C-V2X是非常正確的,要走單車智能,車是解決不了充分互聯的,所以V2X的實際是V2云。第二是融合,也就是說要把云端的感知和車載的感知融合在一起,形成融合的冗余的感知,解決什么問題,比如特斯拉的撞車,它不知道前面白色的廂式卡車是車,它以為是廣告牌,如果環境感知和路邊告訴它那是卡車,它絕對不會,車內的感知系統沒有感知(英文),國際上是預見性公共安全,我們怎么解決這個。第三是駕駛規則,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由于都有傳感器、雷達、攝像頭等等,它會像飛機一樣有自己的安全識別區,這是我做的專利,安全識別區分成三層,第一層叫警示層,綠色的,第二層是協同層,第三層是禁入區,這三個層跟汽車的車速是相關的,車速越低層面就要畫大一點,車速越高就畫的小一點。
有什么作用呢?比如說當三個層不聯的時候這個車可以隨意的走,一旦這個車的兩個綠區,也就是警示區已經連在一起重疊了,它們必須充分的開始信息交互,駕駛意圖交互,什么駕駛意圖?方向盤怎么轉,是踩剎車還是加速,如果這兩個車的協同區重疊了,這兩個車必須協同,開始駕駛協同,如果不協同產生的交通事故就是不協同的方法,都有黑匣子可以記錄,特別是對于換道行駛就需要報告自己的意圖,畫自己的警示區、禁入區,這種規則未來需要在智能網聯汽車里建立。
如果建立了這樣一個SCSTSV系統規則,我們就會解決剛才遇到的三個大的問題,城市要智慧,交通要智能,汽車要規范,最后得出三個很重要的結論:第一,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應用不可能是單車系統;第二,把城市、交通和整車集成在一起組成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汽車的出行系統是非常重要的;第三,充分的融合是未來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技術路線。
謝謝大家。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