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由中國智能交通協會指導,湖南、上海、深圳等地智能交通協會與智慧交通(ITS114)主辦的2018中國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暨科技創新論壇在深圳益田威斯汀酒店隆重舉行。廣州市交通警察支隊科技設施處王世明副處長發表了《創新數據應用、打造廣州智慧新交管的高效引擎》的主旨演講,本文由演講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核。
王世明:首先感謝主辦方的邀請,來深圳向各位匯報廣州的工作,感覺壓力比較大。我今天匯報的主題是《創新數據應用、打造廣州智慧新交管的高效引擎》,因為廣東省公安廳在今年出啟動了“智慧新警務”戰略,智慧新交管是里面重要組成部分,廣州、深圳都是試點城市。我今天匯報的內容主要是四個方面,一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回顧、二是數據治理平臺、三是五大應用體系、四是突破點和展望。
一、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建設
廣州是國家中心城市,珠三角城市群中心,廣東省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中心,城市目標現在定位為智慧廣州、低碳廣州、幸福廣州。廣州的實有人口大概是1900萬人,戶籍人口和流動人口各占一半。道路里程約14000公里,本地機動車是258.59萬,駕駛員近500萬。廣州交警人數為2700人,輔警4000人。2018年上半年,廣州交通總體情況趨好,事故死亡人數同比下降1.32%,交通擁堵情況可控,早晚高峰平均車速在28-33km/h。今年6月1日發布“開四停四”政策,7月1日開始實施。以前是限牌不限外,現在不限外,但是外地車不能在廣州市區連續行駛4天以上。
廣州智能交通系統是從2001年開始建設的,經歷了幾個階段,一期、二期和現在進行的三期,之前的投入大概是6個億,也是跟武漢張處所說,從架構層、感知層、數據處理層、業務應用層到服務層,建立了1個中心、15個子系統的智能交通系統。
這么多年來廣州交管方面也有很多創新,2014年建立了全國第一個“網上車管所”,2016年全國首創“互聯網+信號燈”,2017年自主研發“鷹眼”系統,今年全面推廣大數據DG平臺。
二、數據治理平臺
我們在2009年的時候建設了數據倉庫,有一些教訓,也有一些經驗,想形成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的工作模式,但是由于當時的管理理念和技術的限制沒有發揮好作用。近幾年我們借鑒了深圳等城市的經驗,建立了數據治理平臺,通過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了交通從經驗治理到數據治理的轉變。
現在的數據池實現了支隊、市局、互聯網及政府部門數據的全面整合與匯聚。有3大來源共計21個系統,整合了272個業務表,匯聚100多億條數據,包括警員數據、定位數據、卡口數據、停車場、違法、警情數據,占用空間50T,每周均增1.4億條。
應用模式也吸取了一些城市的經驗。大家一說到大數據應用以為都是科技部門的事,廣州交警做了一個轉變,科技部門主要是做數據的接收、清洗、過濾、轉化、抽取,形成一個大數據中心,建模只是針對于碰瓷、假套牌等比較固定的明確的需求定制建模,其他管理部門、業務部門需要建的,自己就以拖拉拽的方式建模,建模之后再進行定制化、可視化。業務部門主要是集中在應用集市環節,包括一些專項模型的展示和應用。這是我們2018年推廣的DG平臺主頁面,大家可以看到有很多專題,這個跟深圳有點類似,有很多專題功能供大家調用和使用。
數據治理
我們也做了一些前端的整合,前端的高清化,以及創新電子警察執法,以及新技術的切入,包括全景AR、人臉識別等已經投入使用,豐富多元交通數據的采集。
我們建立了一個數據治理平臺,前端有很多數據,怎么服務于一線的交警?我們主要是將移動警務系統進行升級, 2014年升級為一體化的PDA,現在按照省廳要求采購了華為手機,將接處警、勤務管理等都推送到PDA上。還有就是對警務管理機制進行改革,成立了一個數據專班,建立以業務驅動的閉環流程,包括指揮、打擊、情報研判、事故預防、預警推送,打造交警信息化應用升級版。
三、五大應用體系
五大應用體系包括指揮、控制、安全、民生和警隊的管理。
智慧指揮
智慧指揮是剛才兩位嘉賓提出來的警情預警秒級響應,主要利用前端高清采集,自動巡檢、全路網感知,調整檢測預警,結合互聯網數據,自動報警,實現預警的秒級響應,然后推送到巡邏民警的PDA或者對講機上。
廣州有一個與其它城市比較不一樣的地方,所有基層的中隊長手上有一個iPad,即便在室外也可以實時的掌控轄區警情和警力分布,像玩游戲一樣,推送到領導的iPad上,實現更高效的指揮協同調度。現在正在建新一代的指揮系統,我們將應急指揮系統、省局指揮系統和市局指揮系統以及拖吊車數據等管理系統結合一起,建設LED小間距大屏幕指揮中心。
智慧控制
智慧控制主要是指信號方面。2015年,廣州交警與阿里云合作《互聯網+信號燈控制優化實驗研究項目》,融合互聯網數據及固定點數據,建立信號燈控制評價模型?,F在廣州市中心五區燈控路口有1208個,SCATS系統控制路口占82%。 2015年融合互聯網數據輔助信號管理,2017年以滴滴出行的數據為基礎,合作開展了《天河北路區域優化方案研究專項》,聯合信號優化單位實際解決區域擁堵問題。。
信號燈+互聯網,我們利用互聯網的數據做了很多治堵嘗試,對全城擁堵節點大數據掃描,包括需求、規則、掃描。發掘左轉可變車道的潛在應用路口,利用互聯網數據來發現問題。我們對路口交通狀態進行掃描,統計延誤時間大、停車次數多、通行能力明顯不足的路口,得出早高峰和晚高峰的左轉延誤排名,通過排名就可以進行針對性的治理和管理。現在的信號燈建設,我們認為要先做路口的精細化方案設計:一是相位、相序、綠信比方案、相位差方案;二是控制系統功能深化應用,以前沒做的系統控制功能比如公交優先和路口檢測,現在也在深化應用;三是與互聯網數據進行深度融合,利用互聯網上數據作為預警,通過專業公司優化后形成優化方案的評估,主要是做這個事情。發現問題,然后怎么在基礎設施方面進行完善,我們也做了借道調頭等應用。
在安全防控方面,交通管理的主要工作是人車監管和打擊交通違法,借助大數據挖掘海量數據來捕獲情報,將信息推送給民警。廣州之前開展了幾次大的行動,通過平臺發現了假套牌車500多輛,主要出現在營運車輛、出租車等車種,比較惡劣,要嚴厲進行打擊。這里列了幾個專題,比如碰瓷黨分析,某一個人在一段時間內多次出現過交通事故,或者一個人多輛車在一段時間出現多個事故等,進行關聯數據查詢和分析,匯聚打擊碰瓷。還一個,停車場防控,廣州接入了3900個停車場的數據,可對進停車場的逾期未報廢車和假套車進行打擊。同時還有執勤執法、交通設施與事故多發點的匹配分析,維護交通安全是交警的首要任務,對于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看出有些點有沒有重合,民警的執法點、事故警勤點比較多,執法比較薄弱的,給管理人員和情報分析人員參考,進行補強。
智慧民生
一是深化“互聯網+”應用,提升網辦效率,納入到省廳、市局智慧新民生生態系統中,包括車管業務網上預約等;二是深化互聯網+公眾信息服務,主要依托互聯網發布平臺,進行及時推送信息,逐步建立大數據驅動智能城市交通信息服務模式。
智慧警隊
因為交警隊伍現在的工作壓力也比較大,民警的年齡也老化,廣州交警的平均年齡達到44歲。怎么防范路面民警的業務風險,主要對一些數據進行分析,包括執法廢片、違法刪改、信訪投訴、執法熱點、執法對象等進行評估。我們現在除了對實際操作處理進行評估之外,還有查詢,預警查了很多車,如果有假套牌,交警沒有去查扣,數據多了后就會生成一個預警,提前做一個預警。此外,我們建立了一個績效管理平臺,包括人事、政功、考核等等。
四、下一步的突破點和展望
第一突破點是前端的數據采集能力。廣州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從2001年開始建設,有些設備現在還在用,而現在的需求是高清化、數據結構化,自己本身的數據和執法、事故位置信息精確采集、提高質量,如果自身的數據都不準確,再龐大的數據也不能發揮太大的作用。第二突破點是打通后臺數據共享孤島,現在政府部門與外部的數據包括互聯網的數據,沒有真正的打通,最近廣州交警與車輛保險和車船稅數據系統實現連通,與其他各警種的數據,網偵和行偵的數據我們都會脫敏后進行共享。第三突破點是基礎設施,我們希望進行更人性化的設計,對交通標志、標線、信號控制進行更為專業、精細、人性化的設計。
未來的展望,廣州智慧交通的布局跟其他城市一樣放在感知體系,感知先做強,放到云端,再推送到民警端、服務端。我們的愿景是,從道路交通管理的頂層設計出發,重構智慧感知體系,推動“數據+計算+算法+應用場景”的協同創新,打造廣州交警智慧管理新模式。謝謝!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