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獲悉,該院已幫助10個國家安裝部署了該院自主研發的虛擬地面站,使其獲取衛星數據。這些虛擬地面站已經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生態環境監測、應急減災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日,第四屆干旱半干旱環境對地觀測國際研討會在青海西寧開幕,大會以“對地觀測與綠色絲綢之路”為主題。中科院空天院副院長、研究員劉建波在題為“獲取遙感衛星數據的新方法——虛擬地面站”的特邀報告中透露,目前該院已經幫助蒙古、肯尼亞、斯里蘭卡、委內瑞拉、柬埔寨、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尼泊爾、泰國、比利時等10個國家,安裝部署了該院自主研發的虛擬地面站,使這些國家在無需實際建設衛星接收天線的情況下,能夠近實時獲取多顆中外衛星快視數據,服務當地需求。
劉建波介紹,“一帶一路”沿線的一些發展中國家,遙感技術處于起步階段,而建設一個衛星地面站需要大量的投資,因此這些國家由于技術和經費等原因,還沒有自己的衛星地面站。虛擬地面站利用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可以覆蓋亞洲70%陸地區域的優勢,以及空天院建設的先進數據傳輸網路和大數據實時處理技術,可以向這些國家實時推送衛星數據,助力“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的科技發展和區域環境保護。
目前,虛擬地面站支持中國環境一號A、B衛星、資源3號衛星、高分系列衛星、風云2號衛星和美國Landsat-8衛星、歐洲Proba-V衛星的快視數據服務。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