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的城市主政者中,“黃奇帆”無疑是一個響亮的名字。
入渝十五載,他成功樹立了“經濟能手”的形象,被稱為“金融市長”、“房地產敵人”。2016年的12月30日,黃奇帆去職重慶市長。
今年全國兩會,黃奇帆卸任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其后以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重慶市原市長的身份參加了多次公開活動,內容多涉及宏觀經濟。
一周前,他公開給A股開“藥方”,引發外界關注。8月21日,在深圳舉行的2018(第四屆)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上,黃奇帆少有地談了談對于城市問題的思考——智慧城市應該怎么建。
以下為黃奇帆發言實錄: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很高興受邀參加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主論壇活動。這次論壇,聚焦“新時代、新征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主題,激蕩思想,碰撞智慧,必將有力推動我國智慧城市發展進程。借此機會,我愿與大家分享關于智慧城市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智慧城市概念源于2008年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理念,是數字城市與物聯網相結合的產物,被認為是信息時代城市發展的大方向、文明發展的大趨勢。其實質,就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城市運行系統的互聯、高效和智能,賦予城市智慧感知、智慧反應、智慧管理的能力,從而為城市人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使城市發展更加和諧、更具活力、更可持續。
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主要有三重意義:
● 提高城鎮化質量。智慧城市以智慧的理念規劃城市,以智慧的方式建設城市,以智慧的手段管理城市,用智慧的策略發展城市,有助于促進城市各個關鍵系統和諧高效運行,促進城市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從而有效緩解“城市病”。
● 推動高質量發展。智慧城市是創新2.0時代的城市形態,它基于全面透徹的感知、寬帶泛在的互聯以及智能融合的應用,構建起有利于創新的制度環境和生態系統,促進城市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優化升級,推動以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征的全面創新,從而為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蓬勃動力。
● 創造高品質生活。智慧城市通過物與物、物與人、人與人的互聯互通互動,極大增強城市信息獲取、實時反饋和隨時隨地服務的能力,可以有效解決民生領域長期存在的信息不對稱、服務不公平等問題,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優質化,從而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對建設智慧城市的意義,還可以進行多視角、多層面的解讀,但無論如何解讀,加快建設智慧城市的方向是無可爭辯的,智慧城市的發展前景是毋庸置疑的。
我理解,智慧城市有兩個關鍵詞:一是“智慧”,二是“城市”。其中,“城市”是承載智慧的基礎、是母體。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首先要遵循新型城鎮化規律,完善城市產業布局、功能配套和治理體系,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城市形態。離開“城市”談“智慧”,寄望于通過智慧化讓一個亂糟糟的城市脫胎換骨,那是不切實際的空想。
“智慧”是城市文明的靈魂、是精氣神。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必須善用現代技術、現代理念、現代思維,夯實城市數字基底、中樞神經和智慧大腦,讓城市學會思考,如果沿用工業時代的思維方式,只能是照貓畫虎、低水平重復。對智慧城市建設而言,推進新型城鎮化是基礎性根本性層面的任務,推進城市智慧化是戰略性、集約化層面的舉措,兩者缺一不可,唯有無縫銜接、有機融合,才能最終實現智慧城市建設的目標。
首先,從基礎性根本性層面思考智慧城市建設,就是要運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念,在城市的功能定位、人口、土地房屋物、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就業崗位等五個方面的要素供給上,按照產業跟著功能走、人口跟著產業走、土地跟著人口和產業走的思路,做好五個方面的結構性平衡。
第一,城市功能定位的平衡。任何城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依托城市群來發展。城市群是人口大國城鎮化的主要空間載體,代表著城鎮化發展的主體方向。
考察世界主要城市群或大都市連綿帶,一般有四個基本特征:
● 城鎮化水平較高,城鎮化率一般在70%以上;
● 大中小城市規模協調,相鄰等級城市人口比例大多在1:5以內,最高不超過1:10;
● 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網絡完善,各城市之間交通便捷、信訊暢通;
● 城市功能布局合理、分工明確,產業優勢互補。
我們建設智慧城市,必須在城市群層面思考謀劃,合理確定自身功能定位,是建設大城市還是中小城市,是金融貿易中心城市還是工業物流基地城市?總之,要科學設定城市定位,彰顯特色、有機聯動、協調發展,決不能各自為政、盲目建設。
第二,人口供給的平衡。人是新型城鎮化的核心要素,以人為本是建設智慧城市的核心要義。當前,制約我國城鎮化健康發展的重大問題之一是城鎮化率剛剛達到60%,國民經濟的人口紅利卻已逐漸淡出,很多城市出現了勞動力供給不足的現象。造成這個現象的重要原因,就是2.8億多農民工沒有真正市民化。
一般來說,城鎮職工20歲左右參加工作,60歲退休,一生工作近40年。農民工因為戶籍問題,往往到了45歲就會不被企業招聘而返回農村,這就損失了人生1/3左右的工作時間,加之農民工每年候鳥式遷徙,春節前后回家探親用掉2個來月,兩者加起來,1/3+1/6=1/2,農民工一半的工作時間就耗費了。歐美國家一般城鎮化率超過70%才會出現“劉易斯拐點”,我國城鎮化率剛到60%左右就遭遇了用工難,農民工的人口紅利50%的浪費是重要原因。
我們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不能只關注那些“高大上”的東西,還必須“接地氣”,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讓農民工落戶城市、扎根城市,為城市提供人力資源供給,讓農民工共享城市機遇。
第三,土地房屋的供應平衡。以智慧城市促進城市“精明增長”,很重要的一環就是配置好土地房屋資源。這就要求城市管理者做到心中有“數”。比如,城市建成區面積,土地配置一般是每人100平方米、每萬人1平方公里,100萬人口的城市建成區面積就是100平方公里。再如,住房面積,人均大體在40平方米左右,1000萬人口的城市建設4億平方米住房是合理的。又如,商業設施面積,一般每2—3萬元的商業零售額可配置1平方米的商鋪,每2萬元GDP可配置1平方米寫字樓。
在城市土地房屋資源配置中,如果大手大腳,房地產總量供過于求,勢必出現“空城”“鬼城”;如果土地長期供應不足,則會造成土地稀缺、房價畸高。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一定要把握好這個基本面需求的“度”。
第四,基礎設施與公共設施的平衡。基礎設施是城市的脊梁骨。我們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重要的出發點是想解決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城市病”。但是,在總體不平衡的基礎設施上增加再多的智慧元素,也解決不了問題,前提還是要做好城市基礎設施的供給平衡。這里面,也有一些比例關系。比如,國家規定,城市建成區平均路網密度要達到8公里/平方公里,新建住宅配建車位要達到1:1。
再如,城市人群每人每天綜合用水0.3噸,產生0.25噸污水和1公斤垃圾,城市供水和污水、垃圾處理設施應按此配建。又如,一個城市每100平方米土地,應有55平方米用于鐵路港口、道路交通、園林綠化、倉儲物流等市政基礎設施以及醫院、學校等公共設施建設,才能滿足需求。
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首先要讓這些基礎設施達標,滿足城市基本運行需求,這是繞不過去的硬指標。
第五,產業布局的平衡。產業集聚,人口才能聚集,政府才有收入,智慧城市建設才有基礎。
這方面,要做好兩個平衡:
一是就業總量平衡。一座100萬人的城市,扣除未成年人和老人,起碼有五六十萬人需要就業,城市產業必須能夠提供同等數量的就業機會并適度超前布局,這樣城市才有活力。
二是結構平衡,就是城市的一、二、三產業之間要保持平衡,上中下游產業鏈與生產性服務業之間要平衡,并重點發展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更好滿足不同層次人群就業需求。做好了這兩個平衡,智慧城市建設所倚賴的創新才會有雄厚的產業根基,智慧城市發展才會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上述五個方面,是城市建設的ABC,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念對智慧城市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新型城市化建設的大智慧。在此基礎上,才有可能錦上添花的進行智慧城市建設。可以說,智慧城市的建設,首先就是以城市要素供給有效、結構平衡的理念規劃城市、建設城市、管理城市,用有效供給的策略發展城市,從而提高城市的效率和活力。
智慧城市是新型城市化的升級版,是未來城市的高級形態,是以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致力于城市發展的智慧化,使城市具有智慧感知、反應、調控能力,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從戰術層面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還務必要把握其內在邏輯規律,抓住五個關鍵點。
第一,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是萬物互聯。世界是普遍聯系的,事物的普遍聯系和相互作用,推動著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隨著手機等智能終端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全球70多億人口已打破地域限制,實現了人與人跨時空的即時互聯,這深刻改變了人類社會的形態和生產生活方式。
當前,我們正步入物聯網時代,5G通信、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的迅猛發展,讓物理世界數字化智能化成為可能,推動自然世界與人類社會深度融合,從而將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連接逐步擴大到人與物、物與物的溝通連接,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即將到來。智慧城市正是以此為支撐的城市形態。
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必須全面掌握并熟練運用互聯網時代的新技術、新理念、新思維,更加科學主動地推動“城市”與“智慧”融合,否則,很難有大的突破。
第二,智慧城市建設可分為四個階段循序漸進。從大邏輯來講,智慧城市建設起碼要經歷四步,首先讓城市的物能說話,其次讓物與物之間能對話,再次讓物與人能交流,最后讓城市會思考。
這決定了智慧城市建設分為四個版本:
1.0版是數字化,這是智慧城市的初級形態,目的是讓我們生活的世界可以通過數字表述出來;
2.0版是網絡化,就是通過網絡將數字化的城市要件連接起來,實現數據交互共享;
3.0版是智能化,就是在網絡傳輸的基礎上實現局部智能反應與調控,如智能收費、智能交通、智能工廠等;
4.0版是智慧化,就是借助萬物互聯,使城市各部分功能在人類智慧的驅動下優化運行,到了這個版本,智慧城市才算基本建成。
這四個版本,前一版是后一版的基礎,但又不是截然分開、涇渭分明。推進智慧城市建設,要循序漸進、適度超前,但不要好高騖遠、急于求成。總想著一步到位,往往只會事倍功半。
第三,智慧城市建設要自下而上、由點到面的推進。智慧城市的內在邏輯,決定了它很難先有一張“施工總圖”,然后照圖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只能是自下而上,成熟一個推一個,積少成多、聚沙成塔。
也就是說,我們要按照現實需求,區分輕重緩急,逐一構建城市各條戰線、各個領域的智慧子系統,如智慧制造、智慧交通、智慧環保、智慧教育、智慧社區等等,先把智慧城市的四梁八柱搭好,再添磚加瓦、封頂竣工,這樣才能根基深厚。智慧城市建設中,尤其要避免熱衷于搞“大規劃”“大方案”卻不務實功、不作細功的傾向。
第四,智慧城市建設要堅持市場導向。智慧城市意味著高效率,而效率能夠產生效益,這就能夠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比如,物流領域,2017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12.1萬億元,占GDP的14.6%,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個百分點左右。如果通過發展智慧物流,把物流成本降到世界平均水平,就會節約4萬億元,這部分就可以成為包括工商企業、物流企業、金融企業以及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平臺等各類企業的收入。
再如,停車問題,目前我國缺近2億個停車位,但又有約8000萬個停車位平均空置率超過50%,如果通過智能停車將空置率降到10%,按每個車位每年收費2000元計算,也有640億的收益。可見,智慧城市建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豐厚的投資收益。
我們要尊重市場規律,堅持市場導向,以物聯網平臺及其受益企業的活動為中心,吸引更多企業參與智慧城市建設,決不能僅靠政府力量強推,那往往是缺乏智慧、燒錢而低效的,也容易搞成“政績工程”“形象工程”。
第五,智慧城市建設要法制化標準化。智慧城市是復雜系統,也是新生事物,其健康發展需要良好的外部環境。
其中,有三個方面尤為重要:
● 標準。要統籌協調,加快構建包括信息技術標準、城市建設標準、信息應用標準在內的智慧城市標準體系,確保有序建設、高效集約。
● 安全。這是智慧城市正常運轉的基礎。要加強網絡安全立法和監管,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積極發展網絡安全技術,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問題。
● 扶持。政府要帶頭打破“信息孤島”,出臺鼓勵社會參與的政策措施,建立容錯糾錯機制,為智慧城市營造良好寬松的發展環境。
總之,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戰略上要堅定,戰術上要靈活,要尊重規律、尊重市場、尊重創造,把準方向、少走彎路、不走錯路,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加以推進,真正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目標。
謝謝大家!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