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信加好友
在線咨詢
微信微信掃一掃
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信加好友
我國北斗第三十三、三十四顆衛星,也就是M5、M6衛星,7月29日發射后,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科技人員的精確測量和控制下,8月12日成功定點。衛星進入最終工作軌道,衛星運行一切正常。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測控站工程師 賈文兵:我們剛剛參與完成了北斗雙星的第三次捕獲控制,衛星成功定點。通過衛星下傳的遙測數據來看,衛星工況正常,爾后,將轉入長期管理模式,將與年底前發射的三組同類型衛星共同組網運行,重點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導航服務。
本次發射的M5、M6衛星是北斗三號全球導航星座第三軌道面的首發星,同時也是第三軌道面的基準星,為第三軌道面部署的其他衛星提供參考基準。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技術部宇航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張智斌:為了滿足高精度全球導航,對地面測控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將每個衛星精準地控制到相應的位置上,如果衛星控的不準,會削弱用戶導航定位精度,影響用戶體驗;要精確預報衛星的長期演化規律;要進行高精度的軌道確定,我們綜合利用多種測量手段對衛星進行軌道計算。
近年來,我國衛星發射日益頻繁,高密度任務給航天測控系統帶來巨大挑戰。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不斷創新組織模式,優化任務流程,確保了衛星跟蹤即時、控制準確、運行平穩。
在地處西域戈壁的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測控站,科技人員正密切監視著衛星狀態,隨著衛星數量越來越多,他們的任務也越來越繁重。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測控站工程師 劉寧:現在,多頻次、多弧段、長時間的值班模式已經成為我們的常態,今天我們跟蹤了嫦娥五號衛星、北斗衛星、量子衛星。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測控站高級工程師 王海春:在日常工作中,我們通過加強崗位人員操作訓練,將任務準備時間由以往的1個小時縮短至目前的15分鐘。
同樣為高密度試驗任務忙碌的還有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的活動測控站。他們發揮自身靈活機動的優勢,千里轉場、四海為家,進行測控補網。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第二活動測控站站長 陳松明:我們活動測控站的設備,都是車載式的,它的特點是可以機動到任何地域開展航天測控工作,另外在返回式航天器返回的過程中,有一些關鍵指令需要發送,在這些關鍵指令發送的地域,如果沒有固定測控站,我們活動測控站就機動到相關地域,完成航天測控和指令發送工作。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