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提出了建設交通強國的宏偉目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交通運輸工作的充分肯定和明確要求,使新時代的中國交通運輸行業如沐春風。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堅持交通優先發展戰略,公路水運交通固定資產投資維持高位增長,交通運輸為促投資促消費穩增長注入強大動力,在經濟新常態下,出色發揮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作用。
目前,廣西公路總里程達到12.33萬公里,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5259公里,覆蓋所有地級市和89%的縣級節點。國省干線公路總里程接近2萬公里,其中二級以上公路比重為63.11%。農村公路總里程9.83萬公里,建制村通暢率達99.8%,建制村通客車率達88%。北部灣港港口綜合通過能力2.5億噸、集裝箱通過能力423萬標箱,西江黃金水道港口綜合通過能力1.1億噸、集裝箱通過能力184萬標箱。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廣西的“三大定位”新使命,為今后一段時間廣西交通運輸發展指明了方向。廣西將按照建設交通強國的戰略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積極推進“交通強區”建設,從“有”的基礎向“好”的質效轉變,從“大”的規模向“強”的構架邁進,奮力開啟新時代“交通強區”新征程。
強公路
著力優化基礎設施網絡布局
推進高速公路建設“二次創業”。開展高速公路網規劃修編,發揮廣西對接東盟的區位優勢,完善出區出邊出海通道,形成市與市快速連接、市與縣便捷連接、重要園區景區全覆蓋的網絡布局,到2030年建成“互聯多區、匯聚核心、外通內暢、銜接充分、布局平衡、可靠高效”的高速公路網。
改造升級普通國省干線公路。提升連接城鎮、口岸、省際通道以及產業資源聚集區等重要節點的干線公路技術等級,消除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的“瓶頸路段”和“斷頭路”。
持續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實施建制村通硬化路、窄路基路面公路拓寬改造、縣鄉聯網路提級改造、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及危橋改造工程。支持貧困地區建設一批資源路、旅游路、產業路,打造“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
強水運
著力拓展沿海內河航運輻射能力
擴大北部灣沿海港口開放合作。圍繞打造北部灣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和集裝箱干線港,完善港口航線布局、集疏運體系,發展現代物流和航運服務功能,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際大港。
提升西江黃金水道服務能力。打造“一干七支”航道網絡,提升西江航道通過能力和通達范圍,構建干支銜接的高等級航道網絡。推進流域過船設施改擴建進程,加快形成與高等級航道相適應的樞紐過船設施系統。構建“三主四重”港口體系。重點建設南寧、貴港、梧州全國性主要港口,發展柳州、百色、來賓、崇左等地區性重要港口,形成分工合理、功能完善的現代內河港口群。
強服務
著力提升交通運輸服務水平
優先發展城市公共客運。在南寧、柳州、桂林等核心城市形成以軌道交通、BRT等為骨架,常規公交為主體的公共交通網絡;在梧州、玉林、北海、貴港、欽州等中心城市加快完善常規公交網絡,積極發展BRT、有軌電車;在以縣城為主體的中小城市形成常規公共交通網。
完善城鄉物流服務網絡。加強城市配送中心建設,建立健全城市配送與車輛管理工作協作機制,推動縣級物流中心、鄉鎮農村配送站、農村貨運網點多級物流節點建設。發展先進運輸組織方式。提高西江鐵水、公水聯運水平,推動沿海、沿邊、沿江等主要樞紐節點滾裝甩掛運輸、跨境甩掛運輸和網絡化甩掛運輸發展。
大力推廣“交通+”模式。推動“交通+產業”“交通+鄉村振興”“交通+扶貧”“交通+園區”“交通+旅游”“交通+快遞”“交通+金融”等的發展。
強科技
著力推動平安綠色智慧交通發展
加強平安交通建設。完善安全監管體系,推動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控制體系建設,推進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推動建立監管應急“一張網”,建立健全公路水路與其他運輸方式、廣西與周邊省區交通運輸應急聯動機制,推動建立覆蓋地級市的公路交通應急物資儲備和救援中心體系。
推進綠色交通發展。建設一批公路、港口、航道、樞紐、城市交通等綠色交通項目,推廣應用高效節能環保運輸車船。集約節約利用土地和港口岸線資源,提高資源循環利用率。爭取將北部灣港、西江干線納入全國船舶排放控制區,鼓勵靠港船舶使用岸電,強化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
加快智慧交通建設。推廣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推進廣西交通運輸大數據云計算中心、交通運輸服務“一張網”和信息共享交換“一個平臺”建設。推動高速公路實現ETC全覆蓋、智能收費、無人收費,以及廣西交通“一卡通”在公交車、軌道交通、水上公交、出租汽車、客運班車及高速公路通行費等領域的支付。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