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產業,泛指中國衛星導航產業,2012年底我國北斗系統投入區域服務以后,中國的衛星導航產業就以北斗為軸心主線加以推動發展,從此稱其為北斗產業。順理成章由其延續我國整個導航定位授時產業,承接“至2020年完成4000億元”的發展目標。
北斗產業跨越三大臺階,并且實現五大突破
北斗產業近五年的發展,令人興奮不已。因為它是實實在在地在快速健康持續發展。簡單地說,可以用跨越三大臺階、實現五大突破加以描述。這是因為我國有了自己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它才能夠讓產業發展有了主心骨,有了根基,有了奔頭。
第一個臺階是跨越自主可控關。我國衛星導航應用是從推廣GPS產品開始的,而且是從大地測量一類高端定位接收機開始的。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前期,一臺測量接收機動輒十萬,或者幾萬美元。到2000年以后頭幾年,我國市場上銷售的導航產品的核心模塊和定位接收機整機幾乎全部是進口的,直到2005年我國才推出了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GPS芯片組。而隨著北斗系統的建設,我國成長起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導航芯片,乃至高端的定位接收機芯片的公司。
第二個臺階就是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和產業體系。衛星導航產業是新興產業,沒有現成的產業鏈,北斗系統發展不僅促進了包括基礎元組件(芯片、模塊、天線等),系統集成(終端、應用系統、服務支撐),以及增值服務三大環節組成的產業鏈的整體形成,還完善了以科技創新、產業推進和條件保障構成的產業體系,從而保障產業穩步有序可持續發展。我國快速成長出一大批以北斗衛星導航為主業的有實力有影響的公司,特別是具有明顯活力和競爭力的上市公司。近幾年,它們借助北斗發展的東風,茁壯成長,產值從幾千萬,增長至幾個億,有的升至十幾億,甚至幾十億,何等地壯觀!不出數年,北斗產業中必然會有多個百億元產值的企業出現。
第三個臺階就是形成了北斗在國內外的全球影響力,為推進軍民融合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創造了優良環境,奠定了扎實的技術基礎。“墻內開花墻外香”,這種無形的力量已經也必將繼續發揮巨大的作用。
2.實現五大突破
早期在推廣衛星導航應用與服務產業的過程中,北斗產業始終在某些方面難以得到根本性的突破。隨著北斗系統投入區域服務,使得這些問題獲得迎刃而解的良機,尤其是在五個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這就是:一是在汽車前裝市場,許多年前就希望國產設備進入汽車前裝,終于在近年來獲得突破性進展,成為汽車廠家自覺的需求;二是在智能手機中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不僅是國外芯片廠家在推進,而且國產芯片也進入手機;三是在高精度應用上也有根本性突破,如具有中國特色的駕駛員考試系統,原來難度很大的農機自動駕駛系統,以及新興的無人機植保系統等;四是在室內外無縫導航與通信導航融合定位方面,得到突破,代表重要的發展方向;五是在北斗國際化領域實現突破,得到長足發展。
二
北斗產業現狀:機遇和挑戰共存,機遇大于挑戰
北斗系統并非中國人自娛自樂的項目,它是國家和平崛起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背負著服務全球的偉大使命,由于它最終能夠提供全天候、全時空的服務,所以能夠當之無愧地承載這樣的任務。不過,北斗全球系統還在建設過程中,我們尚需付出極大努力,才能擔此重任。
1.北斗產業在快速前進,在國際上的份額比例快速攀升
衛星導航產業,近幾年在國際上比其他產業好得多,但是應用設備產值年增長率基本上是以個位數增長,而且日趨飽和,在增值服務方面年增長率達到20%。而在我國產業整體上仍然以20%以上的年增長率發展,這是北斗系統的巨大推動力所在。根據歐洲GSA發布的《GNSS市場報告(2017)》揭示,2016年全球GNSS產業產值折合為人民幣大約為不足9000億元,比原先統計研究結果低很多。可能是統計方法和依據有很大調整的緣故。而在2016年度《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中顯示,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已突破2000億元大關,達到2118億元,較2015年增長22.06%。其中,包括與衛星導航技術直接相關的芯片、器件、算法、軟件、導航數據、終端設備等在內的產業核心產值達到808億元,北斗對產業核心產值的貢獻率已達到70%。
2.全力以赴推進北斗標配化,真正發揮北斗的效能作用
如果將國內外衛星導航產業市場,納入一個較為統一的坐標系看,客觀地說,以目前的情況而言,我國在全球產值的占比大概在15%左右。
全球GNSS市場當下正處于穩定增長的階段。盡管歐洲和北美市場逐漸飽和,但全世界GNSS設備的安裝數量預期會從2017年的58億臺飆升至2020年的約80億臺——預估地球上平均每人擁有超過一臺GNSS設備。就GNSS設備普及程度而言,當前的發展中經濟體逐漸趕上了成熟市場。發展中國家關鍵區域移動經濟不斷擴張,購買力不斷增長,因此全世界GNSS設備安裝數量主要由智能手機主導(占80%的份額),而位居第二的是公路細分市場,也就是汽車車輛應用。估計2017年,GNSS在智能手機上的安裝的全球社會持有量達54億臺,在車輛上的安裝數量則為3.8億臺。而中國的智能手機和便攜式終端社會持有量為12億臺,車輛安裝(汽車、摩托車、共享單車)的社會持有量超過1億臺。預計至2020年中國GNSS終端社會持有量將為18-20億臺。
既然有那么多的GNSS終端在市場上,其中不乏具有北斗功能的終端,但是目前對于北斗存在“大眾無感”的疑惑,這是因為許多應用是隱性的緣故。我們有關方面統計數量往往僅僅限于國產北斗兼容機芯片的數量,所以說應用數量已經達到數千萬套。實際上,在2013-2015年間,我國具有北斗兼容機功能的終端年銷售數量連升三級,突破一百萬、一千萬、一個億,目前社會持有量已超過五億臺大關。
正如前面所說的,墻內開花墻外香。這是因為全球主要的智能手機芯片和GNSS芯片供應商,均將北斗作為其不可或缺的標準化配置。因為中國是個大市場,要進入這一市場,北斗系統一定是必選項。所以無論高通、博通、聯發科、ublox、天寶、諾瓦泰等等,都做了這樣的選擇。而且從發展趨勢來講,GNSS四大系統也將成為標配化的選擇。因此,我們應該全力推進北斗兼容機標配化進程,讓北斗應用實現顯性化,讓我們國人真正享用北斗系統高科技的獲得感,讓北斗系統進一步發揮其新時空引領智能信息產業發展的偉大作用。隨著北斗系統全球化進程的快速推進,我們的北斗產業會越來越強大,我們要充分發揮我國巨大市場的優越性,將其逐漸轉變為競爭優勢,進而成就核心競爭力。
在全球化發展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地轉換思維方式,要從建設全球利益共同體的角度,高瞻遠矚地去規劃好北斗發展,要擺脫坐井觀天、夜郎自大等落后思維,克服浮躁心理,腳踏實地,齊心協力地開拓踐行,做到天上建好,地上用好,服務好全球用戶。
三
實施三大對標行動計劃,打造北斗升級跨越版
北斗產業當前的主要任務是在北斗系統推進全球化的進程中,我們能夠不失時機地把產業做大做強,實現升級跨越發展。在“十三五”至“十五五”期間,我們堅持“北斗導航創新驅動發展,中國時空融合引領跨越,智能信息服務分享惠民”的基本發展方針,實施三大對標行動計劃,為打造從北斗導航定位授時產業升級跨越發展至新興的智能信息產業開拓遠大前程。
以2020年為限,結合北斗系統全球化進程,加快GNSS進入互操作的步伐,以北斗/GNSS標配化為抓手,促進實現北斗的技術國際化、產品融合化、產業規模化、服務產業化、市場全球化,為我國贏得GNSS的國際競爭發展話語權,逐步確立中國為導航定位的強國地位。直接的結果是形成全球最大的GNSS單體市場,在用戶數量上還產值上均有望位居全球第一。
2021-2025年間,我們以中國新時空直接對標美國的PNT發展規劃,以北斗時空信息融合為基礎,以通信導航技術融合為契機,推進天基地基、室內室外、地內地外的定位導航授時技術的融合,推進時空技術為軸心主線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如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融合,進而推動位置服務、移動健康、物流運輸、精化管理監護、應急聯動安全救援等為系列方向的智能信息產業的全方位多層次的蓬勃發展,贏得中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智能信息產業發展的主動權,打造享譽全球的中國服務國家品牌。其直接結果是創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最大的一個產業,這就是智能信息產業。
2026-2030年間,從北斗導航產業向智能信息產業的全面升級跨越,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事件,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歷史標志。其突出特點是實現了體系化推進,實現了多種技術系統、多個新興產業的跨界融合發展,從根本上擺脫了與國外“剪不斷、理還亂”的知識產權紛爭糾葛,在信息時代的信息領域,形成了自主可控的新時空服務體系,也形成了相應的強大知識產權體系,這是在實現中國復興強國夢的一個重要節點和組成部分,其偉大意義現在還無法評估。
結論
今后50-100年間,我們將以衛星導航系統的時空為基石,集成光學、聲學、電學、磁學、機械慣性學等多種物理手段,融合有線、無線、互聯、物聯、傳感、超算、人工智能等一系列網絡數字系統和智能化技術,形成可互補、可交換、可替代、可共享的信息標準和資源,形成時空技術為主線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形成新興的智能信息產業,形成連接貫通整合一切的新時空服務體系,實現包括地下(和水下)與深空在內的海陸空天所有空間,每周七天每天24小時的所有時間,以及室內與室外、地上與地下所有環境條件下的時空信息泛在智能、實時動態、普惠共享服務。
友情鏈接:www.51carfi.com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